和相国元老

崇台未经庆,瑞雪下云端。

虽地尽成白,而天不甚寒。

有年丰可待,盈尺润难乾。

畎亩无忘处,追踪击壤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高台还未庆祝,吉祥的瑞雪从云端飘落。
虽然大地都被白雪覆盖,但天空并不显得特别寒冷。
丰收在望,即使积雪盈尺,也难以使土壤干燥。
田野中处处不忘感恩,人们期待着丰收的喜悦,如同古代击壤之乐。

注释

崇台:高台。
未经:还未。
庆:庆祝。
瑞雪:吉祥的雪。
云端:高空。
地尽成白:大地都被白雪覆盖。
甚寒:特别寒冷。
有年丰可待:丰收在望。
盈尺:积雪盈尺。
润难乾:土壤难以干燥。
畎亩:田野。
无忘处:不忘感恩之处。
追踪击壤欢:像古代击壤之乐般的喜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祥瑞的景象。"崇台未经庆,瑞雪下云端",诗人以崇高的台阁未及庆祝为背景,突显了瑞雪降临的意外之喜,仿佛是上天的恩赐。"虽地尽成白,而天不甚寒",即使大地银装素裹,但天气并不严寒,显示出冬日的温和。

接下来的诗句"有年丰可待,盈尺润难乾"预示着这场雪将带来丰收的希望,积雪虽厚但不至于使土壤过于干燥,对农业生产大有裨益。最后,"畎亩无忘处,追踪击壤欢"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深深关怀,期待农民们在这样的瑞雪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如同古代击壤歌颂盛世那样欢欣鼓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瑞雪为媒介,寄寓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注,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和祖龙图见寄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

游兴亦难拘日阻,梦魂都不到人间。

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

洛社交朋屡相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绛守王仲贤郎中

为郎得绛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誇。

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

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

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赵充道秘丞见赠

人言人事危冠冕,吾爱吾庐远市朝。

野面不堪趋魏阙,闲身唯称访杨寥。

殊无纪律诗千首,富有云山酒一瓢。

预借轩车又东去,自兹风月恐难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商守西楼雪霁

大雪初晴日半曛,高楼何惜上仍频。

数峰崷崒剑铓立,一水萦纡冰缕新。

昆岭移归都是玉,天河落后尽成银。

幽人自恨无佳句,景物从来不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