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费子归武昌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

秋来倍忆武昌鱼,梦着只在巴陵道。

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

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

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

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贵贱那得知。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路指凤皇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归乡的汉阳游子哀伤于秋草,旅店中的落叶纷飞,愁绪难以清扫。
秋天来临更加思念武昌鱼,梦中只在巴陵道上徘徊。
曾随将军翻越祁连山,离家十年始终戍守边疆。
宝剑锋芒可惜空耗尽,战马蹄铁如今早已磨损穿洞。
知晓您开设馆舍常喜待客,玩樗蒲游戏时豪掷百金。
一生钱财多赠予他人,江畔老家只剩四壁空空。
我看费子骨骼气度非凡,宽眉大口且蓄着红胡子。
见您身处困境尚能如此洒脱,人生的贵贱际遇谁能预知。
深秋八月返回南楚之地,东门处举一壶酒暂作送别。
行程指向凤凰山北的云雾,衣裳沾染鹦鹉洲边的细雨。
不必叹息岁月催人白头,应当坚守正道,不以贫穷为耻。
男子汉何须过分眷恋妻儿,切勿在江边村落消磨掉壮志年华。

注释

汉阳归客:来自汉阳的归乡者。
悲秋草:对秋草感到悲凉。
旅舍:旅途中的住所。
叶飞:树叶飘落。
愁不扫:愁绪无法消除。
秋来:秋天来临。
倍忆:更加思念。
武昌鱼:武昌特产的一种鱼。
梦着:梦中来到。
巴陵道:指巴陵(今湖南岳阳)一带的道路。
曾随:曾经跟随。
上将:高级将领。
过祁连:翻越祁连山。
离家十年:离开家乡已有十年之久。
恒在边:一直戍守在边疆。
剑锋:宝剑的锋刃。
可惜:令人惋惜。
虚用尽:白白消耗殆尽。
马蹄无事:战马的蹄铁并无战斗损伤。
今已穿:但如今已磨损穿洞。
知君:知道您。
开馆:开设馆舍。
常爱客:经常热情待客。
樗蒱:古代一种赌博游戏。
百金:大量金钱。
每一掷:每次下注。
平生:一生。
有钱:拥有财富。
将与人:常常赠予他人。
江上故园:江边的老家。
空四壁:只剩下空荡荡的四面墙壁。
费子:指朋友或某位人物,此处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虚构人物。
毛骨奇:骨骼气度奇特。
广眉:宽阔的眉毛。
大口:大嘴巴。
赤髭:红色的胡须。
失路:处于困境,不得志。
尚如此:还能保持如此洒脱的态度。
人生贵贱:人生的高低贵贱。
那得知:难以预料,难以确定。
高秋:深秋时节。
八月:农历八月。
归南楚:返回南楚(古代地区名,大致包括今湖北、湖南等地)。
东门:城东之门。
一壶:一壶酒。
聊出祖:暂作饯行,意指举行简单的送别仪式。
路指:行程指向。
凤皇山北云:凤凰山北边的云雾。
衣沾:衣裳被沾湿。
鹦鹉洲边雨:鹦鹉洲边的雨水。
勿叹:不要叹息。
蹉跎:时光流逝,虚度光阴。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
守道:坚守正道,坚持原则。
勿羞贫:不要因为贫穷而感到羞愧。
男儿:男子汉。
何必:何必要。
恋妻子:过分眷恋妻儿。
莫向:不要在。
江村:江边的村落。
老却人:使自己变得衰老,消磨掉壮志年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送费子归武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诗歌开篇“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两句,设定了一种萧瑟的秋意,归客的心情也随着落叶而起伏。接着,“秋来倍忆武昌鱼,梦着只在巴陵道。”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人通过对美食的回忆,抒发自己的乡愁。

“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两句,透露了诗人的军旅生涯和长期的边塞生活,这种背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茫。紧接着,“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则是对过去战功的回顾和现实中的落差,表现了诗人对过往英勇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为状态的无奈。

“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两句,转换了情绪,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其豪爽待客之举的欣赏。随后,“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他曾有过财富愿意分享,却现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旧居。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两句,是对友人的外貌特征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位朋友个性的了解和欣赏。紧接着,“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贵贱那得知。”则是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面对命运起伏时的无奈。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两句,是对友人归乡之举的送别,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共鸣。最后,“路指凤皇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则是具体的地理描绘,为诗歌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和自己的哲学思考,提倡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易,不必为贫穷而感到羞愧。末尾,“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则是对生命态度的总结,诗人鼓励人们要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不应沉溺于家庭之乐,以至于忘记了人生更高远的追求。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郭乂杂言

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

博陵无近信,犹未换春衣。

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

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

早年已工诗,近日兼注易。

何时过东洛,早晚度盟津。

朝歌城边柳亸地,邯郸道上花扑人。

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

曾上君家县北楼,楼上分明见恒岳。

中山明府待君来,须计行程及早回。

到家速觅长安使,待汝书封我自开。

形式: 古风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形式: 古风

送颜平原

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

仙郎授剖符,华省辍分忧。

置酒会前殿,赐钱若山丘。

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

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

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辀。

赤笔仍在箧,炉香惹衣裘。

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洲。

海风掣金戟,道吏呼鸣驺。

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

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

为郡岂淹旬,政成应未秋。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苍生已望君,黄霸宁久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

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

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

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