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酒隐君能惯,青天白眼宽。
貌肥占道胜,禄去易身安。
鸟迹携书对,藤花倚树看。
枋榆非不乐,何用羡扶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中的第三首。通过“酒隐君能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饮酒的从容与自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青天白眼宽”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豁达心境,仿佛与天地间的一切都保持着平等而宽广的关系。
“貌肥占道胜,禄去易身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即使身体肥胖,只要内心充实,就能在世间占有一席之地;而当官职和财富离去时,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是真正的财富。
“鸟迹携书对,藤花倚树看。”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他以书为伴,与飞鸟相对,欣赏藤花在树上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枋榆非不乐,何用羡扶抟。”枋榆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树木,也象征着平凡而稳定的生活。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同样可以带来快乐,无需羡慕那些追求高飞远行的人。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肯定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书籍、友情等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生活质朴的追求。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君往惬幽意,吾留厌市声。
园庐本相接,諠寂不同情。
褊心违请谒,病骨废耘耕。
出处两无着,空惭大隐名。
城市终当徙,开轩向绿畴。
老知学稼好,穷带著书愁。
野燕登蚕箔,山鸡雊麦秋。
村氓无曲调,出口自成讴。
南国频饥后,餐麸胜酪酥。
比闾虽麦穗,盗贼尚萑蒲。
阖室供锁茧,分沟竞辘轳。
田家莫厌苦,试看荷戈夫。
樗散甘为笑,逢迎已觉迷。
渐能谙豕牧,宁复舞鸡啼。
村居邻北郭,野语学东齐。
此是潜夫宅,吾将为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