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过陈孟敷书馆写画诗

廛居城北苦湫隘,况复维时当九夏。

黄埃飞扬盈坐隅,南薰不到庭轩下。

清晨远策偶寻幽,来访陈蕃读书舍。

竹树萧森风满林,图史纷纭签绕架。

窗前研具颇幽洁,侍右童生亦闲雅。

烹茶扫榻固相延,拂拭溪藤需小画。

嗟余尘垢久填臆,欲写溪山未能暇。

对此襟怀始觉清,何吝当轩恣挥洒。

含豪濡墨起云烟,千岩万壑生虚籁。

一幅都无半日成,持向高堂便宜挂。

君家舅氏严昌翁,偶来见之忽惊差。

贤甥珍重即相惠,邀我题诗继三榭。

坐久吟成兴欲阑,林稍远见斜阳下。

明朝有意更来寻,仍与君家了清债。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访友,踏入陈蕃书馆的情景。开篇以“廛居”、“湫隘”、“九夏”、“黄埃飞扬”等词渲染出城市生活的压抑与炎夏的酷热,随后笔锋一转,通过“清晨远策”、“偶寻幽”、“陈蕃读书舍”等描述,展现出书馆的静谧与雅致。

“竹树萧森风满林,图史纷纭签绕架”,生动描绘了书馆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竹树的茂盛与图书的丰富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窗前研具颇幽洁,侍右童生亦闲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人物的文雅,烘托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烹茶扫榻固相延,拂拭溪藤需小画”,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诗人的悠闲自得。接下来,“嗟余尘垢久填臆,欲写溪山未能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而“对此襟怀始觉清,何吝当轩恣挥洒”则流露出在清幽环境中创作的愉悦与自由。

“含豪濡墨起云烟,千岩万壑生虚籁”,生动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的场景,仿佛云烟四起,千山万壑在笔下生出声音,展现出艺术创作的无限魅力。“一幅都无半日成,持向高堂便宜挂”,表达了作品完成后的喜悦与期待。

最后,“君家舅氏严昌翁,偶来见之忽惊差。贤甥珍重即相惠,邀我题诗继三榭”,讲述了严昌翁的意外造访与题诗的邀请,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回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访友、书斋品茗、挥毫作画的雅趣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天池石壁图送马谷中还金陵

中吴之山何壮哉,群峰拥翠西南来。

就中天池秀莫比,灵境迥出如天台。

石林青苍蔽晴昼,草碧花香春雨后。

莲峰倒影落寒波,松籁翻声作金奏。

兰若去空不盈尺,山僧住久甘岑寂。

云中犬吠有人来,烟外钟鸣知日夕。

忆昔携君行乐时,浴沂风味相追随。

流觞共藉池边草,瀹茗还题石上诗。

怜君别去金陵路,嗟我穷年守芸蠹。

每怀清景只依然,常恐朱颜不如故。

今年君随春共还,访我来需画里山。

阴崖石壁才隐起,但见云雾飞窗间。

明朝持向金陵去,故山移入斋居内。

吟馀时复一披图,应念当年共游处。

形式: 古风

送圆鉴中住杭城海会寺

罢纂金仙贝叶编,囊衣又上浙江船。

吴山树色春城里,萧寺钟声暮雨边。

智永终期追草圣,贯休不独悟诗禅。

遥知入院谭经暇,试茗还烹第一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观上人

路转长干入翠微,寻幽常与道人期。

政忻接席听谈讲,又见停桡话别离。

上苑莺花留住久,故山猿鹤怨归迟。

却怜今夜禅窗月,更约同看定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宗季传住槜李真如寺

加禾南下旧招提,唐相裴休故宅居。

近喜吾师开讲席,正逢宾馆罢脩书。

闲挥尘拂天花洒,静对鸳湖夜月虚。

别去停云如有念,新缄毋吝寄双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