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夹道天渠远,垂丝御柳新。
千条宜向日,万户共迎春。
轻翠含烟发,微音逐吹频。
静看思渡口,回望忆江滨。
袅袅分游骑,依依驻旅人。
阳和如可及,攀折在兹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夹道天渠远"一句,设定了一个开阔的画面,天空辽阔,与地面相接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看不见尽头的“天渠”。这样的构图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垂丝御柳新"则描绘出初春时节,柳絮轻柔,像是细丝一样垂挂在枝头,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千条宜向日,万户共迎春”,通过对阳光和春天到来的共同期待,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时节的渴望。这里的“千条”和“万户”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春天气息所到的普遍性。
"轻翠含烟发,微音逐吹频"中,“轻翠”形容柳枝之美,"含烟"则是因为早晨的薄雾使得柳枝看起来仿佛蒙着一层轻纱。"微音"指的是柳絮在春风中的细语,这种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四句“静看思渡口,回望忆江滨。袅袅分游骑,依依驻旅人。阳和如可及,攀折在兹辰。”则转向了一种静谧与沉思的氛围。诗人静坐观赏河岸,心中涌现出往日渡口的情景;回望江边,也许是想起了过去的某些情事或故事。而“袅袅分游骑”和“依依驻旅人”则表现了行人停留在美丽的风光之地,仿佛不愿离去。“阳和如可及”表达了春日暖和宜人的气候,而“攀折在兹辰”则是诗人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摘下一枝柳,以资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享受自然、怀旧之情的意境。
不详
九衢车马传佳句,万户莺花接胜游。
圣唐复古制,德义功无替。
奥旨悦诗书,遗文分篆隶。
银钩互交映,石壁靡尘翳。
永与乾坤期,不逐日月逝。
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锐。
从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
男儿轗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
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
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
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
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
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
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
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
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
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
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