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八)三叠前韵遣兴

闲冷如坊局。此一官、思量百遍,烂如书熟。

起看紫藤花一架,珠络垂檐簏簌。

今老矣、何心徵逐。

春雨闭门聊种菜,莫肩舆、轻看人家竹。

闲俯仰,画屏曲。眼明身健今生福。

小斋头、官书道藏,儒衣僧粥。

秋水一泓何世界,那更修边饰幅。

麦秋至、乍清还溽。

长乐门边芳草路,绕天涯、不似江南绿。

还枕手,听儿读。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闲适自得的口吻描绘了一种淡泊官场、享受田园生活的意境。"闲冷如坊局"形象地写出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他反复思考,觉得官职已成旧识,不再有追求之心。紫藤花下,他选择闭门种菜,对世俗的竹林也不再轻易羡慕,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画屏上的曲径。

"眼明身健今生福"表达出他对健康和宁静生活的珍视,即使身着儒衣,过着僧人的简单生活,也感到满足。词人感叹秋水澄清又湿润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但他并未过度修饰,保持内心的平和。在长乐门外的芳草路上漫步,他感受到不同于江南的别样绿意,更愿意倾听孩子的读书声,享受天伦之乐。

整体来看,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樊增祥以清末近现代初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九)即事,四叠前韵

鸡黍谁家局。楝花时、青蚕豆嫩,紫樱桃熟。

留客南窗闲煮饼,祇办溪鱼野蔌。

任金耳、天街驰逐。

看画吃茶吾本分,有苏髯、怪石文同竹。

帘不卷,玉钩曲。倚书为命闲为福。

且随缘、如凫泛泛,似鸡粥粥。

衫笏要存儒者气,醋淬头巾一幅。

又衣桁、南风吹溽。

倘到清淮俯明镜,笑长官、衫色春波绿。

书与律,且兼读。

形式:

金缕曲(其十)

重认斜阳迹。绕东风、如人意处,倩红曲折。

半露玉钗衫袖影,半隐双鸳小屧。

天生就、扶持花月。

双髻吹笙风露下,拭香尘、汝代红牙拍。

纤纤玉,最亲切。垂杨低扫花如雪。

算年年、销魂成例,沈香亭北。

宛转情肠全似我,一任黏萤坐蝶。

莫孤负、春阴时节。

金粉楼台谁界画,与罗衣、卐字无分别。

携彩伴,并肩立。

形式:

金缕曲.秦秋伊尝云:“眼前景物宜吟宜画者,独帘与阑干耳。”余赋既阑干词,更制《湘帘》一阕,惜秦君不及见矣(其十一)

朝暮留香久。掩重门、湘云窣地,玉垆烟瘦。

细剖君山斑竹子,也抵珍珠织就。

是清簟、围棋时候。

杨柳风来花动影,看斜阳、无语娇波皱。

新月上,见来否。玉钩上下劳纤手。

怕搴帷、云鬟侧挂,珀钗微溜。

双燕归来似相识,软绿蔫红依旧。

任鹦鹉、隔花低咒。

当户明明丁字永,正梳头、莫放春风透。

垂永夕,卷清昼。

形式:

少年游.得王子常同年凤阳书,并示《春感》四阕,即次来韵,并怀逸珊夫人(其一)

枇杷欲熟问园官。来佐酒杯宽。

松下棋奁,柳边锻灶,宜称竹皮冠。

白发同年江海隔,书字报平安。

想见高楼,青娥送酒,半臂不胜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