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秋香开因成拙句呈诸亲友

仙姿元自广寒来,分得天香长馥郁。

千古风流独占秋,一枝曾比昆山玉。

伊余老去百念灰,已是形骸如土木。

年年尚为此花狂,有似渊明偏爱菊。

坐中不可一日无,又似子猷真爱竹。

一从秋到天宇清,颇费梦思眠不熟。

凌晨便起探花枝,走遍荒园常仆仆。

可怪司秋失故常,时节已深花尚伏。

迨余抱病卧匡床,始报枝头缀金粟。

折来三嗅忽悽然,不觉泪珠悬两目。

天胡祇赋惜花心,不容享此看花福。

今年疾疢已如斯,来岁衰颓还可卜。

纵令牵强到花间,空使此心生不足。

不如等是趁西风,把花一扫还空谷。

形式: 古风

翻译

仙子的风采本来自那广寒宫,分得了天香,香气长久而浓郁。
千百年来,只有她独自占有秋天的风流,一枝花儿胜过昆山的美玉。
我已老去,百般思绪化为灰烬,身体如同朽木。
每年我都为这花儿痴狂,就像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
席间不能一日无花,又像王子猷真心爱竹。
自从秋天到来,天空清澈,我因赏花而常常夜不能寐。
清晨就起来探望花枝,走过荒园,疲惫不堪。
奇怪的是秋天失去了常规,花朵虽已深秋却还未凋谢。
当我病倒床上,才看到枝头挂满金色的米粒般的花。
折下花来深深嗅了三口,忽然心中凄凉,泪珠挂在眼眶。
上天为何赋予我怜花之心,却不让我享受赏花的乐趣。
如今疾病缠身,未来衰老可预料,即使勉强来到花丛。
也只是徒增心中的遗憾,无法满足对花的渴望。
不如顺应自然,让秋风吹落花朵,归还山谷原本的宁静。

注释

仙姿:形容仙女般的姿态。
广寒:指月宫。
天香:形容花香浓郁。
馥郁:香气浓厚。
昆山玉:比喻极美的事物。
形骸如土木:形容身体衰弱如同枯木。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爱菊闻名。
子猷: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以爱竹著称。
梦思:梦境和思念。
探花枝:寻找花朵。
荒园:荒废的花园。
司秋:掌管秋天的神灵。
缀金粟:形容花朵如金粟般点缀枝头。
泪珠:悲伤的眼泪。
疾疢:疾病。
衰颓:衰老颓废。
牵强:勉强支撑。
空谷:寂静的山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芾的《病中秋香》。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秋天因病卧床,但仍旧关注着庭院中的花朵。开篇两句“仙姿元自广寒来,分得天香长馥郁”描绘了秋天的花朵带有超凡脱俗的气息,它们散发出淡雅而持久的香气。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花的美丽,而且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千古风流独占秋,一枝曾比昆山玉”则是说这秋天的花朵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甚至一枝都能与传说中的昆山玉相比拟,形容其珍贵无比。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对比和神话的引用,强化了诗人对花的赞美。

接下来的“伊余老去百念灰,已是形骸如土木”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感慨,他自己年迈体弱,如同枯木死灰,但对于秋天的花朵依然保持着狂热的喜爱。这反映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仍旧坚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情。

“有似渊明偏爱菊,坐中不可一日无”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代文人谢灵运(渊明)只爱菊花,不忍心一日不见之,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秋香的钟爱和依赖。

“又似子猷真爱竹,一从秋到天宇清,颇费梦思眠不熟”则是说诗人的心中装着的是谢灵运一样的菊花热情,以及晋代文学家子猷(即左思)对竹子的真挚喜爱。秋风一到,天气转凉,因过分思念这些花而难以入睡。

“凌晨便起探花枝,走遍荒园常仆仆”则写出了诗人早晨起来寻找花朵,即使身体虚弱,也要在荒废的园中反复寻觅。这里展现了诗人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

“可怪司秋失故常,时节已深花尚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花开不同时感到困惑和遗憾。秋天已经深入,但花朵却还未完全绽放。

“迨余抱病卧匡床,始报枝头缀金粟”则是说诗人因病在床,终于得知花朵已经开放,花瓣中隐含着如同金粟般的美好。

“折来三嗅忽悽然,不觉泪珠悬两目”写出了诗人折下花枝,闻香之后突然感到悲伤,不禁潸然泪下。这里流露出的是对生命易逝、美景难留的感慨。

接下来,“天胡祇赋惜花心,不容享此看花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充分享受这些秋香带来的快乐感到悲哀和无奈。

“今年疾疢已如斯,来岁衰颓还可卜”则是说今年的病痛已经如此严重,来年自己的身体是否会更为衰弱,这都是未知之数。

最后,“纵令牵强到花间,空使此心生不足”表达了诗人即便勉强自己去花前,但这也只能让他感到内心的不满和遗憾。

“不如等是趁西风,把花一扫还空谷”则是说与其这样,不如顺着秋风,把这些美丽的花朵全部带走,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山谷。这里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接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秋香的开落,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爱恋。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短暂与美景易逝的哀伤,但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坚持追求和热爱生活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耿曼老将命乡邦见过匆遽言别复作诗送之

我方退老湖山上,混迹渔樵甘放浪。

亲旧凋零会面稀,与君亦复成疏旷。

何期拥节到乡邦,得得驱车肯迂访。

开门倒屣笑相迎,尽室欢忻无此况。

湖光山色似争辉,两眼韶华更骀荡。

伸眉抵掌话中肠,正好花前倒春酿。

胡为欲去挽不留,忍把阳关容易唱。

嗟乎来日苦无多,况是频年婴拙恙。

兴来亦欲强登临,龙钟未免扶藜杖。

目前衰飒已如斯,宁保明年见花放。

而今花下幸逢君,岂容不尽长鲸量。

如君志尚迥不群,治行既高心且壮。

方当圣主急搜扬,为斲岂应遗巧匠。

会看唾手取功名,尽展才猷结旒纩。

出处从今不复齐,尊酒何由更相向。

临期一醉尚何辞,后夜月明空怅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酒为偷儿所窃

我性苦拙疏,与世不相偶。

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

何以遣此怀,赖有樽中酒。

去冬酿碧香,颇不计升斗。

准拟与亲朋,兴来一聚首。

庶几牢落中,时时开笑口。

偷儿何好事,一夕负之走。

可惜数十壶,化为一乌有。

昔闻韦秀才,有酒盗不取。

今我乃致寇,退省良可丑。

无乃造物者,知我疏慵久。

恐我醉时狂,未免自遗咎。

用此警昏迷,意在鞭其后。

顾我虽无知,自爱岂不厚。

从今誓改图,停此传杯手。

炷香捧茶瓯,闭门清自守。

坐对古圣贤,永作忘年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一僧遗塔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处,见山还忆故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刘与权与几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馀。

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

断金高义薄云汉,阔视往往轻俗徒。

一时侪辈稍推许,二刘之外称三吴。

风云际会有早晚,一吴近已联朝裾。

四子徒怀经济术,蹭蹬今犹卧海隅。

苍生颙颙未苏息,天意其肯终舍诸。

丈夫遇则行所学,未遇不应为腐儒。

共约天台最深处,考定古今相与俱。

所冀激昂平日志,力取功名摅壮图。

谁知人事竟好乖,合并欲进还趑趄。

空堂独坐吊形影,仰天不觉兴长吁。

却忆长安日,相亲如友于。

一朝不会面,犹且嫌迹疏。

何况久睽隔,动见岁月除。

竟负鸡黍约,中心当何如。

窗间琴数弄,花下酒一壶。

自歌还自酌,此意君知无。

闻君南塘富山水,清虚旷绝如西湖。

好藏头角俟雷雨,他年同跃天之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