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茶山咏杨梅

五月梅晴暑正袢,杨家亦有果堪攀。

雪融火齐骊珠冷,粟起丹砂鹤顶殷。

并与文园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

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五月梅雨过后天气晴朗,杨家也有可供采摘的果实。
冰雪融化像火齐般清凉,红色的杨梅像骊珠般晶莹,黑色的壳色深红如丹砂,顶端鲜艳如鹤顶。
与文人一起消解午后的口渴,不禁让人心生对春天美景的怀念。
杨梅的滋味犹如荔枝,又同样姓杨,我担心自己前世可能是杨贵妃阿环。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梅晴:梅雨过后的晴天。
暑正袢:天气炎热。
杨家:指杨姓人家。
果堪攀:可以采摘的果实。
雪融:冰雪融化。
火齐:古代炼丹时的一种物质,比喻清凉。
骊珠:传说中的骊龙颔下之珠,形容杨梅晶莹。
丹砂:红色矿物,这里比喻杨梅的红色。
鹤顶殷:形容杨梅顶部颜色鲜艳。
文园:借指文人墨客。
午渴:中午的口渴。
越女:泛指江南女子。
蹙春山:皱眉的样子,形容女子娇羞。
荔子:荔枝。
同姓:都姓杨。
阿环:杨贵妃的小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情感画面。开头“五月梅晴暑正袢”直指时间,梅子成熟之季节,同时天气炎热,但梅子仍然清新可人。接着“杨家亦有果堪攀”则是说杨树上也有果实挂着,人们可以攀摘。

“雪融火齐骊珠冷”此句中,“雪融火齐”形容温度适中的境界,如同冰雪与火焰达到平衡的状态,而“骊珠冷”则象征着纯净无暇的美好事物,可能指代诗人所咏唱的杨梅。

第三句“粟起丹砂鹤顶殷”中,“粟起”可能暗示果实丰硕,“丹砂”是古人用来比喻珍贵之物,此处应指杨梅,“鹤顶殷”则形容美好事物如同鹤立巅峰,高洁而独立。

“并与文园消午渴”表明诗人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与友人一道享受着午后时光,解除了口渴,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不禁越女蹙春山”此句中的“越女”可能是指古代越地之女,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自然景观的向往,如同古代越女攀爬春日之山,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最后两句“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环”则透露出诗人的一种情感联想和对世事的深刻体悟。荔枝与杨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而“直恐前身是阿环”则可能是一种幽默或自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命可能与杨梅相关的一种幻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感态度,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思考。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斋宿学宫

竹外一灯青,残书伴古厅。

叶乾闻雨急,山近觉岚腥。

多病身为累,无心梦亦灵。

明朝有痴事,须到采芹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旅思

索米长安鬓易丝,向来书剑亦奚为。

无诗传与鸡林去,有赋羞令狗监知。

两戒山河饶虎落,五湖烟水欠鸱夷。

喜无光范三书草,此段差强韩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棠(其一)

半吐柔芳暖正妍,趁晴何不试笼鞭。

玉环醉矣春无赖,金屋贮之人孰贤。

花比红儿谁作谱,诗传娇客已成编。

湘帘燕子人家月,一笑春风不计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海棠(其二)

黄州不识春风面,哙伍漫山桃李枝。

银烛夜深妆额褪,锦屏睡足鬓丝垂。

半醒半醉凌晨酒,几雨几晴寒食时。

莫怨家人多命薄,缘愁却入老坡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