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师宫有怀张真人及吴闲闲二首(其一)

都城启灵境,琳宫丽层霄。

离离万玉树,终日起祥飙。

龙虎张真人,曾此驻云轺。

虬髯赪玉颜,餐霞拟松乔。

久厌尘世居,竟赴三山招。

丹台空寂寞,云气自飘飘。

我来抚遗迹,落木风萧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天师宫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古代仙人生活的向往与怀念。首句“都城启灵境,琳宫丽层霄”以夸张的手法,将天师宫描绘成一个超凡脱俗、灵气充盈的地方,宫殿如同仙境一般,矗立在云霄之上。接着,“离离万玉树,终日起祥飙”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祥和与神秘氛围,仿佛万物都在为这神圣之地增添光彩。

“龙虎张真人,曾此驻云轺”提到张真人,这位古代传说中的得道高人,曾经驾着云车在此停留,暗示这里曾是仙人活动的场所。接下来,“虬髯赪玉颜,餐霞拟松乔”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张真人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他有着虬曲的长髯和如玉般白皙的面容,餐霞饮露,追求长生不老,与松乔(传说中的仙人)相仿。

“久厌尘世居,竟赴三山招”表达了张真人对尘世的厌倦,最终选择了前往传说中的三山(蓬莱、方丈、瀛洲),追求真正的自由与解脱。最后,“丹台空寂寞,云气自飘飘”则描绘了天师宫如今的景象,丹台(道教修炼之地)空无一人,只有云气在空中飘荡,显得既宁静又略带一丝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天师宫及其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与思考。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师宫有怀张真人及吴闲闲二首(其二)

昔有闲闲翁,名重霄汉间。

时同太乙子,林下共烧丹。

丹成跨黄鹤,一去不复还。

丰碑刻遗像,癯然辟谷颜。

年深谁复识,剥落莓苔斑。

我来喜瞻睹,不觉兴长叹。

形式: 古风

东岳庙

岱宗毓神灵,千古奠齐鲁。

层城列飞观,宝殿敞弘宇。

银榜耀绿楹,金支辉析羽。

五岳神独尊,威灵著千古。

黔黎被仁泽,感戴犹父母。

前朝崇礼秩,碑碣纷莫数。

文辞日星垂,字体鸾凤翥。

奇迹世所希,孰不争快睹。

予时北京来,炎炎值秋暑。

沐芳肃冠佩,祇谒暂容与。

松桧起凉飔,薜荔含宿雨。

遥瞻天门高,临风久延伫。

形式: 古风

谒孔林

尼父家陬乡,设教在洙泗。

从游三千人,速肖七十二。

夫何大圣人,有德而无位。

名非著一时,道实重万世。

幽幽鲁城北,高冢蟠厚地。

诸徒服心丧,三载庐墓次。

贤哉端木公,舍守凡六祀。

鲁人往从居,厥众犹栉比。

因名曰孔里,岁常供祭祀。

后来诸儒宗,讲礼亦弗替。

过鲁祀太牢,实始汉高帝。

峨峨马鬣封,阅历几千岁。

子孙来陪葬,昭穆分次第。

墓碑列低昂,丛木阴蔽亏。

森森尽桥梓,郁郁总松桧。

奇树多如云,惟楷时所贵。

乌鸟不敢栖,虎兕远潜避。

荆棘不敢生,芝草挺灵异。

仰惟尼父圣,德与天地配。

福泽何绵绵,封爵逮华裔。

昔读东游记,久矣思一至。

今幸经鲁城,瞻拜增仰企。

因过思堂前,感慨发长喟。

形式: 古风

正月十五晚在济宁发舟至开河驿偶成

扁舟溯长河,淡淡暝烟生。

野水渺无际,凫雁泛春声。

须臾华月上,川光生夜明。

摇摇泛星采,万顷玻璃平。

如坐玉壶中,毛发亦含清。

旷景与心合,孰识此时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