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郴州王使君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

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银色的官印和红色的绶带映照着骏马,频繁的书信往来显示了恩惠与教化的崇高。
瑶林中的仙树仿佛在沧海中倾覆,醉人的梦境却出现在死亡的幽境中。
东山的歌妓们随着飘落的花瓣散去,北海的酒杯空空,只有流水逝去。
曾经是华丽宴席上的宾客,如今却对着春风深深哀悼。

注释

银章朱绂:银色官印和红色绶带,代指官员。
云骢:骏马。
六换鱼书:频繁的书信往来。
惠化崇:恩惠与教化崇高。
瑶树:仙境中的树木,比喻美好事物。
沧海里:象征广阔无垠或生死之境。
醉乡:醉人的梦境,也指死亡。
夜台中:死亡的幽境。
东山妓:东山的歌妓,借指美女。
飞花散:花瓣飘落,象征春去秋来。
北海尊:北海的酒杯,常用来寓意人生短暂。
逝水空:逝去的流水,暗示时光流逝。
绮罗筵上客:华丽宴席上的宾客。
长恸:长久的悲痛。
春风:象征生机与变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哭郴州王使君》,是一首悼念亡友的哀诗。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这里运用了富丽的词汇来描绘王使君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银章朱绂可能指的是精美的马具,而六换鱼书则是形容其豪迈的待遇。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逝者身份地位的认可和尊重。

“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瑶树倾覆象征着突然的变故,而沧海则常用来比喻广阔无垠。这里诗人通过这两种意象表达了对王使君去世的震惊和哀痛,同时“醉乡”一词暗示了诗人在悲痛中寻找慰藉。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这一句则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内心的情感。东山妓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风光,而北海尊则可能是对王使君的尊称。“逝水”则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现今王使君已不在人的深切哀痛。绮罗筵可能是指过去宴席上的盛况,而“一来”则表示时间流逝,王使君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些场合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繁华与寂静,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和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宵民

大雅无忧怨,宵民有爱憎。

鲁侯天不遇,臧氏尔何能。

惨惨心如虺,营营舌似蝇。

谁于销骨地,一鉴玉壶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旅泊

摇落江天里,飘零倚客舟。

短篇才遣闷,小酿不供愁。

沙雨潮痕细,林风月影稠。

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桂州经佳人故居琪树

种树人何在,攀枝空叹嗟。

人无重见日,树有每年花。

满院雀声莫,半庭春景斜。

东风不知恨,遍地落馀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桑落洲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