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石壁滩

龙溪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浪花飞雪洒石壁,船尾落月倾金盘。

越儿卧篙头刺水,露重布帆风不起。

近山钟动石楼中,隔水鸡鸣烟树里。

过江日日水与山,诗人得趣如得官。

白云遥在太行北,何日归舟下石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晓上石壁滩》描绘了春天龙溪上船行的情景。首句“龙溪三月人上船”,点明了时令和人物活动,展现出早春的气息。接下来,“十里五里滩声喧”写出船行于滩头,水声嘈杂,富有动态感。

“浪花飞雪洒石壁,船尾落月倾金盘”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浪花比作飞雪,形象地描绘出水花四溅的壮观景象,而船尾的月亮则如金盘倾斜,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宁静。

“越儿卧篙头刺水,露重布帆风不起”写少年撑篙的轻盈身姿和夜晚露水凝重、风力微弱的环境,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悠然。

“近山钟动石楼中,隔水鸡鸣烟树里”进一步渲染了山水间的宁静氛围,远处山中的钟声和近处树林间隐约的鸡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最后两句“过江日日水与山,诗人得趣如得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深沉醉,仿佛这种自然的趣味就如升迁得官一般令人欣喜。而“白云遥在太行北,何日归舟下石滩”则以对白云和故乡的遥望,寄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龙溪的景色,通过船行的细节和山水间的声响,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过临平

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

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

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

形式: 古风

越溪曲

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船头紫翠动清波,俯看云山溪水里。

谁家越女木兰桡,髻云堕耳溪风高。

采莲日暮露华重,手滴溪水成蒲萄。

盈盈隔水共谁语,家在越溪溪上住。

蛾眉新月破黄昏,双橹如飞剪波去。

形式: 古风

紫溪道中

三月晦日春欲还,深林百鸟鸣间关。

绿云迷合紫溪岭,白雨遥挂乌石山。

山高雨落不到地,万壑千岩洒飞翠。

远人送春千里归,风送蓝舆野花坠。

间关咫尺上青霄,海上三山路不遥。

地僻题诗公事少,芙蓉帐里紫云飘。

形式: 古风

和同年观志能还自武昌咏

短衣匹马走江汉,山川历历何雄哉。

汉阳风紧鼓角动,洞庭水深鸿雁来。

雪消巴蜀浪翻屋,黄鹤矶下声如雷。

是时立马夜呼渡,清江苦竹猿声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