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基秋月

月出中秋好,轩居适对之。

水光长似接,壁影迭为岐。

但以三宵约,殊难两地移。

湖山分胜事,把酒问何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皎洁,诗人独居轩中,恰好面对明月的情景。水光与月色相接,墙壁的倒影在月光下显得错落有致。诗人以“三宵”之约,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感叹两地相隔,难以轻易相聚。最后,诗人借湖山之美,询问为何不能共享这胜景,流露出一丝遗憾与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月色、水光、墙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相聚的渴望。

收录诗词(3)

杨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春三月至虞山谒受之师同游剑门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

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

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越旬日复同孙爱游桃源涧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

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

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

濯足清流下,晴山转绿深。

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

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

声荡白云飞,谁能窥真谛。

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

相娱那几何,景逝曾斯须。

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姝。

形式: 古风

移居半野堂

残生天与慰途穷,是处云霞媚此翁。

卜宅已居青嶂里,移家仍在翠微中。

映门杨柳萋迷绿,掩户桃花合匝红。

但放秦人鸡犬去,也应识路似新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红豆诗

春深红豆数花开,结子经秋只一枚。

王母仙桃余七颗,争教曼倩不偷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