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海黄池近,还山白雪高。
禅如石佛样,学带楚人骚。
我欲怀金橘,师能遗木桃。
钓鱼船上客,此句可连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谢胜老惠胡桃》。从这短短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谊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浮海黄池近,还山白雪高。”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个壮丽的自然风光:黄池之水似乎浮动于海面,而还山之巅则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禅如石佛样,学带楚人骚。”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文学追求。他将自己的心态比作如同石雕的佛像,既坚定又安详。同时,他表示自己要学习古代楚辞的风格,这不仅展现了他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也揭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欲怀金橘,师能遗木桃。”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情谊交融的情感。他希望能够怀抱着象征吉祥如意的“金橘”,而他的老师则能留下象征友情深长的“木桃”。这两物在这里不仅是实物的写照,更承载了诗人对师长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钓鱼船上客, 此句可连鳌。”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位正在船上钓鱼的隐逸之士,并且这个画面可以与神话中的巨龟——鳌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那种超然物外、自在生生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同时,通过对文学传统的追求和对师长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别去名园走路尘,啼妆犹浥露痕新。
且陪东阁诸侯客,粗了西湖一半春。
试与清泉召魂魄,已惊黄蜡损精神。
回头却忆风流守,金粉珊珊堕舞茵。
五日转一候,百年能几春。
雨苔堆碧色,风蕊委红尘。
神晤又何说,交疏莫强亲。
杜门谁是伴,杯酒圣贤人。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
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
炬火携归路,经台唤隔林。
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
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
寺僧晨扫地,樵客夜过门。
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
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