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

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

不读人閒书,诛茅近东壁。

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

草圣天仙求,竹扇山猿觅。

不有铁石心,敢迩虎豹迹。

高歌振林木,上与霄汉迫。

时有太一星,拥杖照几席。

形式: 古风

翻译

王羲之本性清雅,名字列入仙人名录。
早晨他披着赤城的朝霞,倚靠崖边远眺南方尽头。
他不读人间俗世的书籍,选择在东墙附近建茅屋。
在松木窗户前,他拂去青色云雾,石架上展现出野外景色。
他在寻找草书圣手的痕迹,或是山中猿猴的踪影。
没有坚定如铁石的心志,怎敢接近猛兽的足迹。
他的高歌声震动林木,仿佛直逼云霄。
有时太一星君降临,手持杖子照亮他的书桌和座椅。

注释

右军:指王羲之,字逸少,因其官至右军将军而得名。
清真:形容王羲之性格清高,品行端正。
赤城霞:赤城山的朝霞,象征美好和超凡。
南极:南方尽头,象征远方或理想境界。
人閒书:世俗的书籍,指非仙道之书。
东壁:东方墙壁,可能指茅屋的一侧。
松窗:松木制成的窗户。
青霭:青色的云雾,形容环境清幽。
草圣:指书法大家,这里指王羲之的草书。
太一星:古代神话中的星辰,象征神仙或吉祥。
拥杖:手持杖子,可能表示仙人降临的仪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融的《书堂》,通过对右军(王羲之)书斋的描绘,展现了其清雅脱俗的意境和主人的高洁品性。首句“右军本清真”点出书堂主人的高雅身份,接下来通过“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描绘了早晨书斋周围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主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诗人强调右军不读人间世俗之书,而是选择在靠近东壁的地方修道,过着简朴的生活,“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进一步渲染了书斋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草圣天仙求,竹扇山猿觅”暗指右军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诗人以“不有铁石心,敢迩虎豹迹”赞扬主人坚韧不屈的精神,敢于接近自然界的猛兽,显示出其非凡的胆识。最后两句“高歌振林木,上与霄汉迫”则描绘了右军豪放不羁的个性,他的歌声直冲云霄,仿佛与星辰为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赞美了他超脱尘世、追求艺术和自然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4)

胡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阙

朝游双阙下,遂登双阙上。

峻壁束清溪,石扇阖奔嶂。

旁通风云气,下蓄关键状。

高踰剑阁竦,狭过彭门壮。

我行季秋月,霜飙扫霾瘴。

崖枯水还壑,巴峡失清涨。

矫步凌丹梯,陟崄神愈王。

作书遗家人,咋指悔狂妄。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玉霄峰

青冥玉霄顶,静夜无纤埃。

手携赤松子,拂石坐苍苔。

举瓢呼海月,长虹贯金罍。

挂剑桂树枝,洗手天河洄。

我欲铲崖嶂,涉海登蓬莱。

要观中州碑,鼓枻云涛堆。

风波虽可越,长鲸正崔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伏虎坛

顗公天人师,猛虎屡欲瞋。

形体掘槁木,鸷心化为仁。

猥厕龙象侧,而作猫犬驯。

砺齿怖天魔,掉尾迎山君。

西伯困羑里,仲尼畏匡人。

人心害贤圣,宁与猛虎邻。

形式: 古风

鍊丹井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

但见虎豹蹄,印迹碧甃头。

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