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亭道中二首(其二)

方离三柳树,又出下沽亭。

客路从兹去,人情转不宁。

关河孤雁没,齐鲁众山青。

处处黄河道,吾将补水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刚刚离开三棵柳树,又来到了下沽亭。
从此踏上旅途,人的心情变得不安定。
穿越关河,孤雁消失在远方,齐鲁大地的群山尽显青翠。
沿途的黄河河道,我将沿着它寻找水源补给。

注释

方:方位,刚刚。
离:离开。
三柳树:具体的地点。
又:接着。
出:离开。
下沽亭:另一个地点。
客路:旅途。
兹:此。
去:前往。
人情:心情。
转:变化。
不宁:不安。
关河:边关河流。
孤雁:独自飞翔的大雁。
没:消失。
齐鲁:古代中国地区名,包括今山东和河北部分地区。
众山:众多的山峰。
处处:到处。
黄河道:黄河的河道。
吾:我。
将:将要。
补水:补充水分。
经:经历,走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沽亭道中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方离三柳树,又出下沽亭”展现了行者离开柳树丛生之地,继续前行至沽亭的情景,暗示了旅途的连续性和方向感。

“客路从兹去,人情转不宁”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不安和对人际关系可能产生的变化的忧虑。接下来,“关河孤雁没,齐鲁众山青”通过描绘关河的辽阔和孤雁消失在远方,以及齐鲁大地众山的青翠,寓言了诗人孤独的旅程和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处处黄河道,吾将补水经”则点明诗人沿着黄河而行,决定记录下沿途的水道,显示出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瓜洲二首(其一)

晚泊瓜洲渡,秋风九月时。

野烟晴漠漠,江树绿离离。

客思无人会,乡情有雁知。

斐才惭李杜,对景亦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泊瓜洲

落日大江秋,凄凉觉底愁。

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

险固空馀迹,清平且壮游。

不须腰十万,明日上扬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泊聊城

水宿聊城外,忘眠听漏声。

浮烟连野白,孤月近船明。

世变山河在,时移草木惊。

绝怜知己少,感慨独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泗上

吊古心何壮,凭高气更雄。

大风秋野阔,明月故乡同。

潇洒繁霜鬓,凄凉独老翁。

夜深沽斗酒,不异在新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