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夜话

对坐当清夜,茆堂野水西。

破窗秋烛冷,高木老猿啼。

迹与孤云并,身将一梦齐。

幽怀言未已,明月落前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在清凉的夜晚相对而坐,茅草屋坐落在野外的溪流西边。
破旧窗户透进冷冷的秋夜烛光,高大的树木上老猿发出哀啼。
我的足迹与孤独的云朵同行,身体如同梦境一般飘渺。
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言尽,明亮的月儿已经落下前溪边。

注释

对坐:面对面坐着。
清夜:宁静的夜晚。
茆堂:茅草屋。
野水西:野外的溪流西边。
破窗:破旧的窗户。
秋烛:秋天的蜡烛。
冷:寒冷。
高木:高大的树木。
孤云:孤独的云朵。
一梦:如梦似幻。
齐:相同,一致。
幽怀:深藏的心事。
未已:未完,不停止。
明月:明亮的月亮。
落:落下。
前溪:前方的溪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的作品《与友人夜话》,描绘了夜晚与朋友在茅屋中对坐交谈的场景。诗人通过"清夜"、"茆堂"和"野水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破窗秋烛冷"写出了夜晚的寂静和微寒,以及烛火摇曳的孤独感;"高木老猿啼"则以凄凉的猿鸣声,增添了夜晚的寂寥与深沉。

诗人自比为孤云,与朋友的交谈如同随云飘荡,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身将一梦齐"表达了他们沉浸在对话中的忘我状态,仿佛现实与梦境难分。最后,"幽怀言未已,明月落前溪",诗人感慨幽深的情怀还未尽述,明亮的月光已经洒落在溪流上,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谈话的结束。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夜对谈的诗意情境,透露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久病

五月茆堂卧,穷秋疾未除。

乔林叶尽落,旧识分皆疏。

讲室萦蛛网,书床长蠹鱼。

医王有妙药,饮了万缘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久病有感因示后学

羸病身未死,轻安人屡亡。

穹旻不可问,浮世转加伤。

三十共嗟短,百年同好长。

未能齐一梦,何以事空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中寻羽客不遇

杖藜寻隐迹,重叠过林泉。

花暖幽禽语,堂空瑞兽眠。

涧松寒有韵,茶灶冷无烟。

知在何峰顶,高谈会列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山中闻知己及第

交知心莫逆,出处任相违。

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

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

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