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吏

陆行畏虎水畏波,恶知波向平地多。

平地风波险而高,关吏时时张网罗。

不论千艘与万艘,扬帆鼓棹即逋逃。

风晴浪静不得去,关吏悉索如老饕。

溪壑填盈开一面,行人舟子唤奈何。

昨日无风今鸣涛,千夫性命系于毛。

地棘天荆无所往,嗟哉,环山蔽海以为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海关吏》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在海关关吏面前商船和行人的艰难处境。

首句“陆行畏虎水畏波”,形象地将陆地上的危险比作猛虎,水上则比作波涛,引出下文对海关关吏的描述。接着,“恶知波向平地多”一句,巧妙地将“平地”比喻为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的地方,暗示了关吏的苛刻与不公。

“平地风波险而高,关吏时时张网罗”进一步强调了平地之险,以及关吏如同布下天罗地网般严苛的检查,使得商船和行人在通过时如履薄冰。

“不论千艘与万艘,扬帆鼓棹即逋逃”描绘了船只在面对关吏时的无奈与逃避,即使船只数量再多,也无法逃脱关吏的严密监控。

“风晴浪静不得去,关吏悉索如老饕”将关吏比作贪婪的老饕,形象地展现了他们搜刮货物的贪婪与无情。

“溪壑填盈开一面,行人舟子唤奈何”则表达了在关吏的严密控制下,商船和行人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他们仿佛被困在狭窄的缝隙中,无法自由行动。

“昨日无风今鸣涛,千夫性命系于毛”揭示了环境的瞬息万变,以及商船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关吏行为的直接威胁。

最后,“地棘天荆无所往,嗟哉,环山蔽海以为牢”总结了整个情境,形象地将四周的环境比作牢笼,表达了对关吏行为的强烈不满和对商船、行人生存状态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官僚机构对普通民众的压迫与剥削,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弱者的同情。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绿林豪

北风萧萧暮色黄,绿林豪客结成行。

腰横宝剑手长鎗,明火杀人胆气强。

来往跳梁何所忌,入室胠箧又探囊。

县令闻之无所问,此辈出入已寻常。

此辈亦是游侠客,激而为之无所惜。

饥饿驱人到于斯,何以削脧犹未息。

雨露云霓不得施,田畔良苗即蟊蠈。

今日作贼胜作官,坐收物力不知艰。

不稼不穑无所事,财帛货贿高于山。

形式: 古风

溪边田

流沙澌澌云漠漠,朝为青田暮为壑。

海外沧桑倏变迁,溪居莫道田家乐。

昨朝来时看绿禾,今日来时看素波。

老农负犁何处去,田在溪中万顷多。

溪边家家学耕作,春刈秋收岁岁过。

农夫最爱千年业,安得天上枯黄河。

溪头未归村犬吠,家中早已到催科。

老农闻之长叹息,欲罢不能行不得。

晚涨三篙流潺潺,仰视苍天无日色。

形式: 古风

海边耕

大造茫茫谁真宰,东为青田西为海。

海畔沙漠不见人,老农耕之筋力殆。

拨沙拔茅锄作园,耕时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种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荷锄负锸视地脉,不见瓜成但见沙。

陇头莳植生活计,有时种豆落生花。

花开花落不结子,野人满地空梳爬。

海滨卤壤为经纪,渔在山头樵在水。

我嗟海滨人,如在荆棘里。

形式: 古风

铁车路

声轰轰,如霆雷,火炫炫,如流电。

双轮日驭速催行,回头千里忽不见。

抵掌欲笑夸父迟,轮台一日周围遍。

西人逞巧亦良危,颠踬往往艰一线。

我道带砺在河山,缒幽凿险山河变。

自古众志方成城,不闻铁车与敌战。

又况劳民复伤财,民穷财尽滋内患。

台湾千里如金瓯,浑沌凿死山灵颤。

有潦有流间其间,不能飞渡复中断。

借问铁路何时成,请待天炉为炽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