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人有公事,日日走琛亭。
紫翠和衣重,香尘满面生。
蚌还江月湿,龙起浪云腥。
薏苡亦何有,奚囊澈底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颐斋联日有事于琛亭赋诗聊为解嘲》。诗中,诗人以日常公事繁忙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琛亭忙碌的情景。"紫翠和衣重"暗示了官服华美,但因频繁出入琛亭而显得沉甸甸;"香尘满面生"则形象地写出环境中的香气浓郁,连面上都沾染了尘埃,体现了诗人工作的艰辛与劳累。
"蚌还江月湿"可能象征着诗人如同蚌壳般承受着外界的湿润和压力,"龙起浪云腥"则可能暗指事务繁杂,如龙起波涛,带起腥风,令人感到压抑。最后两句"薏苡亦何有,奚囊澈底清",诗人以薏苡明珠的典故自比,表示尽管身处纷扰,但仍保持清白,表明了自己的操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日常公务的辛劳感受以及坚守清廉的决心,展现了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心境。
不详
宦情原自薄,卜得吴松居。
乡味已饱谙,胡为羡鲈鱼。
溪急水摇石,野僧蹑石度。
寒流漾笠影,历险无窘步。
仆夫后岭来,木末迹樵路。
苍茫盼精蓝,惨澹没烟雾。
忆昔山中行,顾瞻歌陟岵。
今犹梦见之,觉乃忘其故。
画师从何知,展玩失毫素。
怅然渺予怀,江乡碧云暮。
大笑出尘间,吟身得暂閒。
解衣临水阁,倚杖看云山。
归鸟声如市,骑牛歌更蛮。
明边一点墨,元是野僧还。
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为豪侠误。
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
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
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
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