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生日自首

山穷水尽日西暮,老景无多罪无数。

文逋笔债积如林,多半引年兼誉墓。

乖张名实点清虚,破犯初篇成妄语。

自甘拔舌入泥犁,不免刀山还剑树。

此身九死一可生,赖有羞惭及疑惧。

同是世閒无智人,四大假合成幻身。

遭逢贤劫佛住世,使我得作伽蓝民。

不耕不织不冻馁,无礼无义无尊亲。

白毫一分人天供,饕饕虚消不自重。

何况重添粪上花,制锦徵诗耀徒众。

一时举国走若狂,狸奴白牯胡厮閧。

头会箕敛通贤愚,香花得钱铙钹送。

舍曰欲之为之辞,高坐道场说春梦。

世间寿者悉如斯,自称等觉原等痴。

小人之痴痴到骨,大人痴在毛与皮。

学道年过七十一,腼颜空腹为人师。

身口意业忏不净,虚生浪死徒增悲。

不须说著母难日,人命无常知未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内省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道德、信仰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篇“山穷水尽日西暮”描绘了人生的暮年景象,暗示着生命的有限与时间的流逝,引出对老年生活状态的反思。

“老景无多罪无数”表达了对老年阶段的宽容与理解,认为岁月累积的错误难以尽数,但生命已至尽头,应以宽恕的心态面对过往。接着,“文逋笔债积如林”则将个人的道德责任与精神负担比作堆积如山的债务,强调了自我反省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乖张名实点清虚,破犯初篇成妄语”揭示了名实不符的现实,批评了言行不一的现象,并指出这种行为如同妄语,违背了道德原则。接下来的“自甘拔舌入泥犁,不免刀山还剑树”运用比喻,表达了对自我反省与改过自新的渴望,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也不放弃追求道德的纯净。

“此身九死一可生,赖有羞惭及疑惧”表明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即使经历多次失败,仍有重生的可能,这依赖于内心的羞愧与疑惑,促使人不断反思与成长。最后,“同是世閒无智人,四大假合成幻身”强调了人类生命的虚幻本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认识到智慧与真理的宝贵。

“遭逢贤劫佛住世,使我得作伽蓝民”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希望在佛的庇护下获得心灵的解脱。接下来的“不耕不织不冻馁,无礼无义无尊亲”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描述,即人们无需为生计奔波,能够遵循礼仪与道德,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白毫一分人天供,饕餮虚消不自重”批判了社会中一些人的贪婪与虚伪,他们虽享有物质财富,却失去了自我尊重。最后,“何况重添粪上花,制锦徵诗耀徒众”讽刺了那些为了博取他人关注而制造虚假成就的行为,指出这种行为不仅无益于个人成长,反而削弱了社会的道德基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道德的责任、社会的现状以及个人的修行之路,展现了作者对人性、道德与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席急就寄题王领军澹宁堂

澹宁主人洵澹宁,雄才大略今干城。

眼前台阁有山水,胸中仁义为甲兵。

偶来卜筑就羊石,开池留月涵虚明。

月明写影近桐树,枝高风爽来秋声。

秋声吹入月窗里,夜静天阶凉似水。

轻裘缓带掀紫髯,饮酒赋诗追大李。

诗成徐步绕花行,四面香风袭衣袂。

兴来坐石藉芳茵,长啸清歌皆至理。

却嫌城市无好山,买石连云归袖底。

横堆叠树拟蓬莱,旁观抚掌称奇哉。

天台雁宕不足数,嵩华衡岱遥相猜。

玲珑八面供指顾,行住坐卧堪徘徊。

山僧本是爱山者,闻之神爽心先写。

欲到城中试一看,紫陌红尘畏车马。

伸纸挥毫一赠诗,更须借重块然先生为作指头画。

形式: 古风

再续前题备述园林花石之胜兼送领军入觐

块然之指迹删笔,澹宁主人神仙骨。

眼中之石意中山,地上之花天上物。

三人相对成一人,奇花怪石遥相亲。

未曾品花先品石,巉岩磊落通精神。

英峰苍翠宣峰洁,大理黑白湖山皴。

主人兼爱无彼此,搜罗合作席上珍。

五丁拔山出远岫,千夫飞挽归城闉。

安排布置得宜称,低昂俛仰由天真。

选工追琢备众巧,床屏几案光鳞鳞。

砚北古松出天目,白石堆盘美如玉。

拳枝侧干类风斜,虬鬣龙鳞映华屋。

屋边凿石作清池,类聚群分饶水族。

金鬐吹沫槿花红,银甲摇波莎草绿。

绿莎红槿互婆娑,掩映池中双芰荷。

亭亭独立群芳表,中虚外直无偏颇。

远风吹香满四座,芝兰同室葆天和。

黄花翠竹写情性,蜀茶仙杏连根科。

古桂含香待明月,腊梅先雪凌高柯。

百花丛里桐花实,大树门庭玉树多。

玉树高承仙掌露,南天桢干标铜柱。

汉台待筑上林春,主人骑马朝天去。

临川磨剑逐风云,华亭返棹随烟雾。

沉吟三笑别居亭,前路云泥怅延伫。

许留花石与山人,相伴衡门慰迟暮。

形式: 古风

寿诗

九天雨露桃花肥,行地老仙行若飞。

飞上桃花最高树,连花带子盈筐归。

归来分与儿孙吃,满腹文章光陆离。

老仙一饱一万岁,拍掌笑杀丁令威。

形式: 古风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

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

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

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

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

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

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

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

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

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