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黎伯元的《三月自端泮还乡》描绘了诗人从远方返回家乡时所见所感的复杂心情。诗中以“满眼莺花欲发吟”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莺鸟啼鸣,鲜花绽放,诗人不禁吟咏起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接着,“四方戎马正关心”,诗人将视角转向国家的动荡局势,四方战事不断,这让他心系国事,忧虑重重。这种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农归渤海家如寄,人恨桃源路不深。”这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描绘了农民归家的场景,家虽小却温馨如寄;另一方面,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找到一个避世桃源的心愿,但现实中的道路却显得遥远而艰难。这里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暗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之意。
“夜月啼鹃空惨怆,朝阳鸣凤遂消沉。”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夜晚的月光下,杜鹃鸟的啼叫显得格外凄凉,象征着无尽的哀伤;而朝阳中凤凰的鸣叫,本应是吉祥之兆,却在诗人笔下变得沉寂,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后,“三年枉作莼鲈梦,采蕨惟应入翠岑。”诗人感慨自己过去三年的时光如同虚度,梦想中的回归故乡如同莼菜鲈鱼的美味,只是空想而已。现在,他只能像采集蕨菜一样,孤独地生活在山林之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奈接受。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同时还有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