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韩子东赏牡丹

呜呜晓角春风送,日日官身随鸟动。

但知敲榜负佳辰,纵有芳菲难入梦。

起寻北郭新雨后,愁见西山含雪冻。

茅茨虽暖岂宜花,笑我此行真凿空。

向来洛下定真谱,只许姚花充物贡。

只今老病陪少年,驽骑何能追骏鞚。

便将花裓问天女,欲返田园寻二仲。

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的号角被春风吹过,每天官职都随着鸟儿的飞翔而移动。
只知道错过了美好的时光,即使有芬芳花朵也无法入梦。
起身走向北城,雨后清新,却愁见西山积雪未融。
虽然茅屋温暖,却不适合花开,笑我这趟出行徒劳无功。
自古以来,洛阳就有定论,只有姚黄牡丹才能作为贡品。
如今老病缠身,只能陪年轻人,劣马怎能追上骏马的疾驰。
询问天女关于花事,想要回归田园寻找两位仲长兄。
这花含笑不语,暂且插一枝在帽上,仿佛加重了风的吹拂。

注释

晓角:清晨的号角。
官身:官员的身份。
敲榜:敲击榜单,指错过科举考试。
芳菲:芬芳的花朵。
北郭:城市北郊。
西山:西部的山脉。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凿空:空谈,无实际意义。
洛下:洛阳。
姚花:姚黄牡丹。
骏鞚:骏马的马鞍。
天女:神话中的仙女。
二仲:仲长统和仲长统,古代隐士。
风帽:带有风帽的头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踏青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呜呜晓角春风送,日日官身随鸟动"两句,生动地捕捉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气氛,其中“呜呜”一词形容了清晨微弱的公鸡啼鸣声,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春意。"日日官身随鸟动"则是说作者每天都要跟随着鸟儿的飞翔去处理公务,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忙碌。

接着,诗人感叹"但知敲榜负佳辰,纵有芳菲难入梦",这里的“敲榜”指的是官员早晨击打木制的鼓板以示时刻的工作,而“负佳辰”则是在说作者总是错过了美好的时光。尽管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满径,但这些美好都无法进入他的梦中,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忙碌和无奈。

诗人随后"起寻北郭新雨后,愁见西山含雪冻",表达了他在经过春雨后的北郊漫步,却看到西山依然覆盖着残雪,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

紧接着"茅茨虽暖岂宜花,笑我此行真凿空"一句,诗人感慨于春天虽然气候温和,但这并不适合他自己去赏花游玩,他的出行似乎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带有一种无奈和空虚。

在下一段中,"向来洛下定真谱,只许姚花充物贡",诗人提到了过去在洛阳(古都)定下的美好传说,仅有姚黄色的牡丹被允许作为贡品,这里可能是对现实中的功名利禄的讽刺。

随后"只今老病陪少年,驽骑何能追骏鞚"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与年轻时相比,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活跃和有力量去追逐那些远大的目标。

最后两句"便将花裓问天女,欲返田园寻二仲。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诗人似乎在向仙女询问关于牡丹的秘密,并表达了想要回归田园生活去追寻两位古代隐逸(指孔子弟子颜回、闵子骞)。"此花含笑我不言"则是对牡丹之美的赞叹,而"且插一枝风帽重",则是在表现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带入自己的生活中。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富贵的淡漠,以及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与无奈。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形式: 古风

次牟朝佐见赠韵

郡斋冷秋菰,饭客比僧供。

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

此间百战场,肥瘠较轻重。

霜花气未暖,冰澌砚含冻。

窗梅眩书灯,厌听晓角弄。

乡心竞节物,椒盘已可颂。

一堂元祐师,翠竹忍留凤。

取材有成约,浮海谁与从。

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

他日仇池书,为记小有洞。

形式: 古风

次张益州芝草十二韵

绍兴己卯武成庙,庙殿之栋三秀芝。

学官奔走暨多士,日绕百匝不暂离。

欲奏九重望恩幸,寒饿水火如切肌。

先期到堂白宰相,宰相曰可甚易为。

乐工伶伦饰金玉,拟荐清庙裁歌诗。

石时官忝博士职,岂敢立论超等夷。

曰此五行金沴木,木不曲直尝闻之。

将军鹰扬兆异气,弄兵往往忧潢池。

矧今裕民民未裕,圣虑日轸天下饥。

斯言一出自拭目,再召再逐弥岁时。

山东山西将与相,一天雨露均无私。

喜闻谋帅用乡士,乖崖以来无此奇。

目之所睹世有异,口不敢言人更知。

顷年喋血岷峨下,启此厉阶端自谁。

种芋从今我田喜,沤麻却得吾水滋。

中和薰蒸感瑞物,雪山增重阴云披。

昔人佳政喜传授,便谓子产胜子皮。

江南诸子识我语,帐下未忍骄群儿。

商山一曲似可作,出处恐笑山翁痴。

不如去学赤松子,掉舌三寸为帝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范宰韵

三仙白云乡,地与人境异。

金卮老翁泉,玉盘秋水芰。

谁欤肯下食,三仙入梦寐。

一笑谓我言,随处类投畀。

蟆颐霜雪山,危步踏森翠。

山间多君子,一饭岂易致。

诗书宽褐姿,曾何问名位。

家传元祐学,口语自妩媚。

颇识李夫子,一官若无意。

善恶政亦殊,天心各缘类。

大哉圣人经,春秋不书瑞。

但得好麦禾,风雨烦笔记。

屡书不一书,金玉文彩被。

物物胡为来,根荄异形气。

便欲献天子,明时乞宣示。

斯文傥有作,士子歌既醉。

我亦采民言,请付图牒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