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云林上人

竹杖芒鞋去未能,鞅尘十丈苦相仍。

去来今了三生事,输尔寒岩宴坐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手持竹杖穿着草鞋,前行之路却未能抵达。
满身风尘十丈厚,疲惫困顿难以摆脱。

注释

竹杖:用竹子制作的手杖,象征简朴或坚韧。
芒鞋:草鞋,简易的鞋子,常用于形容旅途艰辛。
去未能:前往但未能到达。
鞅尘:满身的风尘,形容旅途劳顿。
苦相仍:极度困扰,难以摆脱。
三生事: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生经历。
输尔:输给,此处可能表示敬佩或承认对方的坚韧。
寒岩:寒冷的岩石,形容环境艰苦。
宴坐僧:静坐修行的僧人,可能指隐居山中的高僧。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某位高僧的思念。开篇“竹杖芒鞋去未能,鞅尘十丈苦相仍”写出了行者在山路上的艰难与泥泞,竹杖即竹制的手杖,是古人旅行时常用的辅助工具;芒鞋则是由草编织而成的简单鞋子,表明旅途中的简陋与不易。鞅尘指的是车轮在泥地上碾压出的深痕,十丈苦相仍则形容道路之长且艰辛,如同苦难般无尽头。

接着“去来今了三生事,输尔寒岩宴坐僧”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回顾与对高僧的敬仰。三生事可能指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或者是指生、死、魂的轮回。输尔即送给你的意思,寒岩宴坐僧则是在严寒的岩洞中静坐禅修的僧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僧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解脱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高僧生活状态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诗中没有直接表露强烈的情感,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思。

收录诗词(104)

方凤(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字:韶卿(韶父)
  • 号:岩南
  • 籍贯:宋元间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40—1321

相关古诗词

九日同皋羽子善游白石龙湫用杜老九日蓝田韵

尘埃隔处地天宽,选胜携觞且笑欢。

不惜逍遥投杖屐,何妨磅礴解衣冠。

晴馀岚重雨犹落,秋老天高酒易寒。

世事悠悠双眼外,与君飞瀑醉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八月十四寿吴良贵

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

抟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

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

耄夫频献酢,留眼看袍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书示同志

尚觉浮名累,樵渔寄此身。

寻盟潜勖德,证业喜知新。

气谊生无间,文章合有神。

毋徒涉城市,出处任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北山道中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县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