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
抟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
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
耄夫频献酢,留眼看袍青。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凤为纪念好友吴良贵在八月十四寿辰时所作。全诗采用了古典诗歌中的七言四句形式,语言凝练而富有意象。
“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这两句是说诗人在四十岁时步入仕途,并且对《礼记》等儒家经典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这反映了古代士人通过读书学习、修身齐家的传统路径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抟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这里以鸟类比喻人的行为与境遇。“抟鹏”指的是鹏(大雁)群集于海之滨,而“振鹭”则是鹭(一种水鸟)展翅飞翔的姿态。诗人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鸟类形象,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期许和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夜与清晨交替的画面。“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而“南极星”则是古代中国用来观测时间和方向的一颗恒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追求。
“耄夫频献酢,留眼看袍青。”最后两句诗则是写给吴良贵的祝福之辞。“耄夫”指的是年长者,“频献酢”即是老人频繁地敬酒的场景;“留眼看袍青”则是一种愿望,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吴良贵仍能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借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不详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尚觉浮名累,樵渔寄此身。
寻盟潜勖德,证业喜知新。
气谊生无间,文章合有神。
毋徒涉城市,出处任风尘。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县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
拂衣去城市,信步踏晴泥。
草意春风蚤,松阴野日西。
语长忘路远,行近觉山低。
更欲迟来此,穿林听鸟啼。
策杖探幽胜,同登况二难。
江山双极目,宇宙一凭栏。
春色啼莺破,孤城拥浪寒。
遥遥烟霭里,犹作故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