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笔生杨日新

雪屋夜明寒,引纸一长吁。

贫无食肉相,颇悔身业儒。

晨出生谒入,被褐而长须。

颖脱殊可喜,文翰定自娱。

自言中山徒,常与陈玄俱。

醉曾挥草圣,閒或写桃符。

最爱王逸少,勉随刘寄奴。

嗟生不自惜,貌泽神亦枯。

世多宏肇辈,幸我非二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雪屋中夜晚明亮,我握笔深深叹息。
贫困无肉可食,深感身为书生的遗憾。
清晨出门拜见,身穿粗布衣,胡须长垂。
才华出众令人欣喜,写字必定自得其乐。
自称中山派弟子,常与陈玄为伴。
酒醉时挥毫如圣,闲暇时书写春联。
最钦佩王羲之,尽力效仿刘裕。
感叹此生未尽其才,容颜憔悴精神枯竭。
世间多有宏大志向者,幸好我不似苏轼、苏辙那般知名。

注释

雪屋:寒冷的雪中小屋。
引纸:拿起笔。
食肉相:富贵生活的象征。
身业儒:以读书为业的身份。
被褐:穿粗布衣服。
颖脱:才华出众。
文翰:书法。
中山徒:指中山派的门徒。
陈玄:可能是友人名。
草圣:指草书大家。
王逸少:王羲之的别称。
刘寄奴:南朝刘裕的字。
貌泽:容貌光泽。
宏肇:有远大志向的人。
二苏:指苏轼和苏辙。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赠笔生杨日新》,通过对笔生杨日新的描绘,展现了他清贫却志向高洁的生活状态。首句“雪屋夜明寒”描绘了杨日新在寒冷的雪夜里研墨作诗的场景,显示出他的刻苦和专注。接着,“贫无食肉相,颇悔身业儒”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选择儒学道路的些许后悔。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杨日新的乐观与才华,“颖脱殊可喜,文翰定自娱”,赞美他的才思敏捷和书法技艺,他自比为中山之徒,与陈玄为友,醉酒时挥毫泼墨,闲暇时则书写桃符,生活虽然简朴,但精神世界丰富。

诗人还提到杨日新对王羲之(逸少)和刘裕(寄奴)的敬仰,表达了他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最后两句“嗟生不自惜,貌泽神亦枯”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自身精神的憔悴,但他并不因此而自弃,反而庆幸自己没有陷入二苏(苏轼、苏辙)那样的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赠笔生为题,既赞扬了杨日新的才情,也寓含了诗人对他的同情与鼓励,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艺术理想的坚守。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赠笔生林君实

我爱古人巧,创物掩前闻。

遐哉苍颉氏,赖此蒙将军。

将军绝地脉,乃解开人文。

模写不得力,制作空云云。

祇今千载下,艺圃专策勋。

贬黜毛锥子,褒进中书君。

工拙无定在,好恶有殊分。

老我翻墨沈,落纸无烟云。

有生来被褐,倩客试书裙。

双金惭报赠,只字寄殷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

故籯无黄金,子弟政欲佳。

芬芳闻数里,譬若兰当阶。

念昔登高门,始见玉在怀。

顾余齿发尽,叹子头角乖。

妙龄探学海,浩博无津涯。

翁季遥相望,灯雪分一斋。

翳翳山阳木,春风几时回。

袅袅北堂萱,日暮意悠哉。

游方非远道,心动数归来。

形式: 古风

赠道人周大方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

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

吏商奔走日百里,区区嗜利与名耳。

道眼视之海中沤,炎夏长途何必尔。

吾师之师柱下史,紫气曾惊关尹喜。

当时剩却五千言,焉用老人诗一纸。

形式: 古风

赠翟良甫洛人南游

温洛天地中,父老升平年。

清游盘石坐,醒酒落花眠。

胜地已陈迹,故事空遗编。

铜驼泣秋雨,祸机始杜鹃。

耆英日凋谢,嵩少无人烟。

怀古笑我迂,慕学嗟子贤。

购书或千金,卧榻馀一毡。

低头肯揖吏,闭口不言钱。

情已寄丘壑,足犹履山川。

驾言远寻师,胡为近舍旃。

煌煌邵程业,百世谁能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