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人周大方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

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

吏商奔走日百里,区区嗜利与名耳。

道眼视之海中沤,炎夏长途何必尔。

吾师之师柱下史,紫气曾惊关尹喜。

当时剩却五千言,焉用老人诗一纸。

形式: 古风

翻译

道家学派的两位仙人来访,拜访了东墙边的老农夫。
这位老农夫研读儒家经典五十载,一事无成,如今已白发苍苍。
道士来访有何所求?期待着漫游东北的大道。
青色的蛇在风雷中嘶吼,黑色的鹤鸣声如秋天的天空。
官吏商人每日忙碌百里,不过是追求名利罢了。
在道家眼中,这些如同大海中的泡沫,长途旅行何必如此执着。
我的老师(指上文的道人)的老师,曾在柱下做史官,紫气曾让关尹喜惊叹。
那时他留下五千言的智慧,哪里还需要我这老人的一纸诗篇呢。

注释

道家者流:道家学派。
双凤仙:两位仙人。
田叟:老农夫。
儒书:儒家经典。
白首:白发苍苍。
汗漫:广阔的、漫游。
青蛇:象征道家的元素。
玄鹤:象征高洁。
吏商:官吏和商人。
区区:微不足道。
道眼:道家的洞察力。
柱下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史事。
紫气:古人认为紫气是吉祥的象征。
五千言:指《道德经》的内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创作的《赠道人周大方》。诗中,诗人以道家的象征——双凤仙和老田叟为引子,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周大方的形象。周大方虽然读书五十年,但未在世俗事务上有所建树,如今已白发苍苍。他来访诗人,希望能展开一场无拘无束的东北游历,表现出超脱世俗的追求。

诗人通过“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周大方的道行和对自然的敬畏。他批评那些为官商之人忙于追逐名利,认为这些在道家眼中如海中泡沫般短暂。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老师(即周大方)的师父柱下史,暗示其师承深厚,而周大方留下的五千言道义就足以传世,无需再依赖世俗的诗歌。

整首诗以道家思想贯穿,赞美了周大方的超然境界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敬仰。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赠翟良甫洛人南游

温洛天地中,父老升平年。

清游盘石坐,醒酒落花眠。

胜地已陈迹,故事空遗编。

铜驼泣秋雨,祸机始杜鹃。

耆英日凋谢,嵩少无人烟。

怀古笑我迂,慕学嗟子贤。

购书或千金,卧榻馀一毡。

低头肯揖吏,闭口不言钱。

情已寄丘壑,足犹履山川。

驾言远寻师,胡为近舍旃。

煌煌邵程业,百世谁能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潘道士祈雨

人天相距尺有咫,雷电六丁绕吾指。

药师马上寄小瓢,夜半一滴洒千里。

古湫源竭老蛟泣,新秧秀濯田畯喜。

匣收宝剑捲阴符,师归宴坐茅峰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露筋娘子庙

玉真仙子雪为肤,枉被群儿识塞酥。

寂寞扶风三尺土,可怜香火至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郑子实秋溪钓雨图

水墨淡淡,烟雨濛濛。溪抱前山,人倚孤篷。

我怀季鹰,感慨秋风。身羁洛下,兴寄吴淞。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