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寒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在旅途中度过寒食节,思乡之情让眼泪打湿了手帕。
书信音讯在天边断绝,只有雨中的桃花李花陪伴着春天。
我一点也不想喝酒,只能吟诗来寄托心情。
比起城郊外那些踏青的人们,我显得多么孤独。

注释

旅次:旅途中的住宿或停留。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祭祖。
湿巾:湿润的手帕。
音书:书信和消息。
天外:形容距离遥远。
桃李雨中春:春天的桃花和李花在雨中盛开。
无绪:没有心情,情绪低落。
吟:吟诵诗歌。
输他:比不上,逊色于。
郊郭外:城郊之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在寒冷的清明节气(寒食节)怀念家乡的情感。开篇"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流下眼泪,连手帕都湿透了,展示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接着"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描绘了一种孤独与自然景物交织的情境。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人的音容笑貌和书信往来都已渺茫难寻,而在雨中的桃李之美却不减,只能在心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他想借酒浇愁,但连喝酒解忧的伴侣也没有,只好独自吟诵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最后"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则是对乡愁的一种转化和升华。诗人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行走在田野间的人们相连,形成了一幅春天里人们忙碌农事的情景画卷,同时也强调了自己与众多踏青之人情感上的共鸣。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将诗人的乡愁和孤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庭竹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思九江旧居三首(其一)

结茅曾在碧江隈,多病贫身养拙来。

雨歇汀洲垂钓去,月当门巷访僧回。

静临窗下开琴匣,闷向床头泼酒醅。

游宦等闲千里隔,空馀魂梦到渔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思九江旧居三首(其二)

门前烟水似潇湘,放旷优游兴味长。

虚阁静眠听远浪,扁舟闲上泛残阳。

鹤翘碧藓庭除冷,竹引清风枕簟凉。

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思九江旧居三首(其三)

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

槛底江流偏称月,檐前山朵最宜秋。

遥村处处吹横笛,曲岸家家系小舟。

别后再游心未遂,设屏惟画白蘋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