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
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
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愁和深情的诗篇。开头两句“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描绘出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观,似乎是在问苍茫大地上的某个地方,而那里的斑竹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片森林。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追问和思念。
第三、四句“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仿佛在每一朵斑竹上都留下了自己的泪水,每一枝都承载着他的心愿。这是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进一步描绘了这片斑竹林的氛围。山谷中的回音似乎随处可闻,而秋天的水流投射出的阴影却显得格外深长。这两句增添了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意境。
最后两句“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则透露了诗人的困惑和无奈之情。诗人想要找到樵夫的足迹,以此作为自己归家的线索,但却因为迷雾缭绕而难以辨识。这不仅是对路径的探寻,更是对心路的探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它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无法言说的乡愁。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
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