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江楼流尽泪水向北眺望,家乡田园已被重重包围。
广袤的原野空无一人,只有夕阳照耀着千山,鸟儿独自飞翔。
孤独的小船在寒潮中轻轻摇晃,远方的水边树木稀疏而苍茫。
白鸥和渔夫徒然等待,面对战乱,他们懒得去关心,不愿停止休息。

注释

泪尽:眼泪流干。
江楼:江边的楼阁。
归:回归。
田园:家乡的田地。
陷:陷入。
百重围:重重包围。
平芜:平坦的草地。
无人去:没有人迹。
落日:夕阳。
千山:无数的山峦。
空鸟飞:只有鸟儿在飞。
孤舟:孤独的小船。
漾漾:摇晃的样子。
寒潮:寒冷的潮水。
极浦:遥远的水边。
苍苍:深色、苍茫。
远树微:远处的树木模糊不清。
白鸥:白色的海鸥。
渔父:渔夫。
徒相待:白白等待。
欃枪: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象征战争。
懒息机:懒得停止休息,指对战事漠不关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乡愁与无尽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江楼之上,北望自己的故园,却发现田园已经被战乱所困,陷入了重重围困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述,更是对失去平静生活的深切感慨。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比眷恋和哀痛。泪水耗尽,只能用目光去追寻那已经被战争蹂躏的家园。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荒凉与孤寂的景象。连续不断的野地没有人迹,只有落日的余晖洒在千山之中,偶尔有几声鸟鸣,更加凸显出一股萧索之感。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这里写的是诗人所乘坐的孤独小舟在寒冷的小潮水中前行,而远处的树木在目力尽头处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渔翁与白鸥之间悠然自得的情景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深切的乡愁之情,以及对战争摧毁家园、破坏生灵所带来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战乱中难以实现的心愿。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

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

到君幽卧处,为我埽莓苔。

花雨晴天落,松风终日来。

路经深竹过,门向远山开。

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感怀

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

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

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赋得行字

九重宣室召,万里建溪行。

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

用材身复起,睹圣眼犹明。

离别寒江上,潺湲若有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