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并叙(其二)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淄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稀薄的云层遮不住山峰,稀疏的雨滴打不湿行人。
沿着萧瑟的松树林间小路,穿着新草鞋走得轻快。
赞美我们这些朋友们,纯洁如玉,无丝毫杂质。
美好的游历难道今非昔比?清新的诗句依然超凡脱俗。
凭吊古人,感伤往事,吟唱《小旻》以斥责邪恶。
可悲啊,扶风先生,难以与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为邻。

注释

薄云:稀薄的云。
不遮:遮不住。
疏雨:稀疏的雨。
不湿:打不湿。
萧萧:冷清的样子。
松径:松树林间的小路。
策策:轻快的样子。
芒鞋:草鞋。
嘉:赞美。
皎然:纯洁的样子。
无:没有。
淄磷:杂质。
胜游:美好的游历。
殊昔:今非昔比。
清句:清新的诗句。
绝尘:超凡脱俗。
吊古:凭吊古人。
泣旧史:感伤往事。
疾谗:斥责邪恶。
歌《小旻》:吟唱《小旻》诗篇。
哀哉:可悲啊。
扶风子:指某位人物。
难与:难以与…为邻。
巢、许邻: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愉悦的春日郊游。"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表达了天气宜人的景象,云雾轻薄,不遮挡山色,而细雨纷纷,却又不致使行人感到湿润。这样的天气恰到好处,适合游玩。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则写出了脚下松叶的摩擦声和穿着新的草鞋在山间小道上行走的声音。这里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景色,还通过声音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接着,诗人赞美自己的几个朋友("嘉我二三子"),并用"皎然无淄磷"来形容他们品德高尚,没有污点。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欣赏。

随后,诗人提到游乐与往昔不同("胜游岂殊昔"),而自己的清新诗句仍旧超脱尘世。这是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被世俗牵绊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则是一种文化情怀的流露。诗人在游玩中,对过去历史的沉思和对古代忠良之士的缅怀,这些都化作了他笔下的墨香。

最后,诗人感叹友情难得("哀哉扶风子"),并提到与巢、许这两位朋友的邻里关系。这里表达了一种对难寻同志之人的惆怅,以及对邻里间相互扶持之情的珍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游玩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谊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游惠山,并叙(其三)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形式: 古风

赠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攲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钱道人

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

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

当时一快意,事过有馀怍。

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

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静观殊可喜,脚浅犹容却。

而况钱夫子,万事初不作。

相逢更何言,无病亦无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其一)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