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桐江的秋天信息来得早,回想起在故乡的时光。
寂静夜晚风吹响了寺中的磬,空无一人竹林扫过台阶。
猿猴偶尔触及清澈的水面,鸟儿飞下啄食寒冷中的梨。
这景致关涉到我的心事,归隐之心自然有它的时机。

注释

桐江:指浙江境内的富春江,因其流经桐庐县而得名。
秋信:秋天的信息,这里指的是秋天来得早。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故乡。
静夜:宁静的夜晚。
风鸣磬:风使寺中的磬发出声响,磬是寺庙中的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用玉石或金属制成。
竹扫墀:竹子在台阶前被风吹动,好像在清扫,墀指宫殿或寺院的台阶。
猿来:猿猴的到来。
触净:接触清澈的水。
水:清澈的江水或泉水。
鸟下:鸟儿飞下来。
啄寒梨:啄食寒冷季节中的梨子,寒梨可能指晚熟或耐寒的梨品种。
可即:即可,可以由此。
关吾事:与我相关的事,触动我的心情。
归心:渴望回归(故乡或心灵的宁静)的心。
自有期:自然有它确定的时候,指归隐的愿望终将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静的山林秋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归属感。

“桐江秋信早”一句直接点出了季节和时间,秋天的消息传递得既迅速又及时。接着,“忆在故山时”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在某座山中生活的美好记忆。

“静夜风鸣磬”中的“风鸣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夜之中,清凉的风吹过石上或是竹间发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无人竹扫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和安静。

“猿来触净水”和“鸟下啄寒梨”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林中的动物生活,猿猴在清澈的溪流中觅食,鸟儿落在寒冷的梨树上采果,这些都是秋天独有的景象。

最后,“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事务的关注,以及内心对于归属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归心”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回归,更包含了精神上的寻求与平静。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抒发。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早秋陪韩明府泛阮元公溪

雨信清残暑,萧条古县西。

早凉生浦溆,秋意满高低。

前事虽堆案,闲情得溯溪。

何言战未胜,空寂用还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

山侣相逢少,清晨会水亭。

雪晴松叶翠,烟暖药苗青。

静对沧洲鹤,闲看古寺经。

应怜叩关子,了义共心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自义亭驿送李长史纵夜泊临平东湖

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

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

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自苏州访医回酬卢士关判官见赠

寻医初疾理,忽忆故山云。

远访桑公子,还依柳使君。

周旋承惠爱,佩服比兰薰。

从事因高唱,秋风起处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