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二首(其二)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表达了诗人对小池中水质清澈、面积虽不广但自有一番情趣的欣赏。"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则具体描写了池塘边荷花旁清晨的露珠,以及池中的藓草间可以看到自由游弋的鱼儿,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每当诗人坐在这样的环境中,心中便会涌起对远方家乡的怀念之情。"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小池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小阁闲坐

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

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

静闻新蝉鸣,远见飞鸟还。

但有巾挂壁,而无客叩关。

二疏返故里,四老归旧山。

吾亦适所愿,求闲而得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剪削乾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

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

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

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

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

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

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

下声乍坠石沈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明旦公堂陈宴席,主人命乐娱宾客。

碎丝细竹徒纷纷,宫调一声雄出群。

众音覼缕不落道,有如部伍随将军。

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

形式: 古风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山中独吟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