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山祷雨

官身缚尘事,日日如丝棼。

驾言适秋郊,开颜慰艰勤。

大田平如席,多稼绿于云。

早熟有饷穫,晚播方耦耘。

停鞭问父老,笑语何欣欣。

今年大好麦,稻复当十分。

天应怜百姓,似亦怜令君。

我本无善政,谤骂常纷纭。

独惭龙公赐,一念如相闻。

尚忧北山外,渐有龟坼文。

为尔乞终惠,洁齐炷炉薰。

何当足吾愿,丰年周九垠。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官职束缚在俗务中,日日如同乱丝纠缠。
驾车前往秋日郊野,笑容满面以宽慰辛劳。
广阔的田野平坦如席,庄稼绿意浓郁如云。
早熟作物已收获,晚种还需耕耘。
停车询问父老乡亲,他们的笑声多么欢欣。
今年麦子丰收,稻谷也将十分饱满。
上天似乎怜悯百姓,也眷顾着县令。
我本无良策善政,时常遭受指责。
唯有惭愧龙公的恩赐,他的教诲铭记在心。
仍忧虑山外之境,土地开始龟裂纹路。
为此恳求长久的福祉,洁净香火供奉神灵。
何时能满足我的愿望,丰收覆盖广袤的土地。

注释

官身:官职。
尘事:世俗事务。
如丝棼:像乱丝一样纠缠。
驾言:驾车出行。
适:前往。
秋郊:秋季郊野。
大田:广阔田野。
平如席:平坦如席子。
绿于云:绿色如云。
早熟:早熟作物。
有饷穫:已收获。
耦耘:两人并肩耕作。
父老:乡亲长辈。
笑语:笑声。
何欣欣:多么欢欣。
大好麦:丰收的麦子。
稻复当十分:稻谷也将十分丰富。
天应怜:上天似乎怜悯。
似亦怜:也似乎眷顾。
令君:县令。
无善政:没有良策善政。
纷纭:众多,频繁。
龙公:古人对雨神的称呼。
赐:恩赐。
一念:教诲。
北山外:山外之地。
龟坼文:龟裂的纹路。
乞终惠:恳求长久的福祉。
洁齐:洁净。
炷炉薰:点燃香火供奉。
足吾愿:满足我的愿望。
丰年:丰收之年。
九垠:广袤的土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出行至郊外,观察农事并与老百姓交流的情景。诗中通过对丰收景象的细腻描写,如“大田平如席,多稼绿于云”、“今年大好麦,稻复当十分”,表现了官员对于国泰民安的关心和期待。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尚忧北山外,渐有龟坼文”所示,可能是指边疆或地方上的不安定情况。末尾处,“何当足吾愿,丰年周九垠”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和平年代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透露出诗人对农事、民生以及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顷过周叔和见故人石应之诗及诸贤和篇大轴邀余继韵久不暇遣因通五夫诸李丈书划然有怀走笔寄之

别君二十年,往事飞鸟过。

相逢歌慷慨,颇复起衰惰。

朱颜各华发,此已无可奈。

结庐擅青山,吾独为君贺。

示我诸贤诗,三叹不忍和。

功名付千载,袖出莫轻作。

老去会有死,嗟来不如饿。

烛湖旁舍酒可沽,胜日相从同醉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临海道中书怀(其一)

六月呼清风,凉气隔纤纻。

玄冬映窗隙,重茧不能御。

天时迭乘除,人事多龃龉。

怆焉感余怀,百年几寒暑。

形式: 古风

临海道中书怀(其二)

儒生不知变,区区诵陈言。

时人熟见之,嬉笑相排拫。

江流去不返,何时复虞轩。

饩羊诚无用,礼意傥可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剑门行

两崖夹道立削铁,涧水悲鸣浅飞雪。

上有石城连天横,剑戟相磨气明灭。

出门下瞰山盘纡,石磴斗落十丈馀。

敌来仰首不得上,百万渠能当一夫。

井蛙未识河山广,分明到此生狂想。

岂知天险乃误人,祸首子阳终衍昶。

渭水秦川指顾中,剑门空复老英雄。

传檄将军真得意,落星愁杀卧龙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