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感赋

扶童閒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

骨肉廿年悲聚散,林园十载话枯荣。

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

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东城感赋》,是清代诗人林占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东城,凭栏远眺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扶童闲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带着孩子缓缓登上东城,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远眺远方,内心涌起无尽的感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骨肉二十年悲聚散,林园十年话枯荣”,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二十年来,骨肉亲人经历了聚散离合的悲欢,十年间,林园见证了生命的盛衰更替。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颈联“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转而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象。山峦从绿色的田野尽头缓缓升起,溪水在青色的池塘缺口处潺潺作响。这一联以生动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

尾联“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总结全诗主旨。尽管景物永恒不变,但世事却在不断变迁。回首过去,每一件事都牵动着诗人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东城感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六月初七日午雨暴注,少刻即晴,偶得绝句四首(其一)

电熌奔雷疾,沟流急水鸣。

晚风檐溜歇,满耳复蛙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六月初七日午雨暴注,少刻即晴,偶得绝句四首(其二)

猝水庭除满,莓苔漾若萍。

更看篱畔竹,郁郁入帘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六月初七日午雨暴注,少刻即晴,偶得绝句四首(其三)

雨沉斜径没,水退涨泥存。

一院洼坳处,纵横屐齿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六月初七日午雨暴注,少刻即晴,偶得绝句四首(其四)

园林新霁后,一抹夕阳留。

无限青山色,都收竹外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