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联“九日登临得翠微,拂天松竹引丹梯”以“九日”点明时令,登高望远,翠微环绕,松竹扶疏,丹梯蜿蜒,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幽静的氛围。颔联“神游八表层霄近,目尽千山落日低”进一步展现诗人超脱尘世、心游万仞的情怀,仿佛能触及云端,视野所及,千山落日,余晖映照,展现出一种辽阔壮美的自然景观。
颈联“人散飞云留画栋,舟回初月照清溪”则转为细腻描绘,人已散去,唯有飞云依恋于画栋之上,舟行回转,初升的月光洒在清澈的小溪上,静谧而富有诗意。尾联“故知王谢风流在,吹帽何人醉似泥”以典故“东晋王导、谢安的风流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风度的追慕,同时也暗含着对当下或未来能有同样风雅之人的期待,以“吹帽何人醉似泥”一句,形象地描绘出那种陶醉于美景、忘却尘嚣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追忆与憧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