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三)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莲子剖开才能见到内心,楸枰对局不知何时是尽头。
即使破旧的衣服也有重逢的日子,一顿饭的记忆从未忘记。

注释

莲子:比喻人的内心深处。
臆:内心,这里指情感或想法。
楸枰: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类似围棋。
著尽:下完所有的棋子,引申为持续不断。
无期:没有确定的结束时间。
破衫:破旧的衣服,象征困苦或艰难时期。
重逢:再次相遇,这里可能指困境中的希望。
一饭:一顿饭,常用来形容微小的帮助或感激之情。
忘却:忘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难忘旧友的情感。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莲子与人心相比较,暗示内心的脆弱和不易察觉。同时,"楸枰"指的是木工使用的刻画工具,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但即便如此,也无法留住已逝的时光。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和往事难以忘怀的情感。尽管是破旧的衣衫,依然能在某个地方与旧友重逢,而一顿简单的饭菜,也常常让人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和记忆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珍视。苏轼在这里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捕捉到了人性的温暖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一)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二)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三)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馀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