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二)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洛阳自古以来就位于天地之间,
嵩山苍翠,北邙山则红艳映照。

注释

洛邑:古代洛阳的别称。
从来:自古以来。
天地中:指大地的核心位置。
嵩高:指嵩山,五岳之一。
苍翠:青翠的颜色。
北邙:洛阳北部的山陵地带。
红:这里形容北邙山的红色土壤或植被。
风流:指有才情、有名望的人。
耆旧:年高有德的前辈。
消磨尽:消失殆尽。
病翁:患病的老人,自指。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个人处境的感慨的诗句。"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描绘了洛阳城自古以来便位于广袤天地之间,其间山峦耸立,林木葱茏,远处的北邙山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迷人的红色。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风流耆旧"指的是世间的繁华与古老的遗迹,而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了,唯一不变的是那青山绿水,它静默地面对着诗人。这里的"病翁"自喻,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因为世事的烦恼或个人境遇而感到忧郁,但面对自然界的永恒与美好,却能找到一份超脱尘俗的心灵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表现出了他在面对个人困境时所展现出的超然物外、乐观向上的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三)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馀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四)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五)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一)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