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超越世俗名声的束缚,仿佛身体之外
区区雷电怎能被视为神明

注释

已外:超越。
浮名:世俗名声。
更外身:仿佛身体之外。
区区:微不足道。
雷电:比喻力量或变化。
若为神:怎能视为神明。
山头:比喻高位或权威。
只作:只看作。
婴儿:比喻无知或无力的人。
看:看待。
无限人间:世间无数人。
失箸人:失去理智或控制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超然与豁达。"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两句,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以及面对大自然力量时的心态,对雷电这样的自然现象不再感到惊惧,而是将其视作天地间的一种自然之声。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两句,则是诗人从高处观察雷雨,听到如同婴儿啼泣的声音,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幽默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人在面对自然和天命时的无知与短视所表现出的慨叹。

整首诗通过描写山上观雷雨的景象,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一)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二)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三)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馀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四)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