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罗次说竹岩摘藁

游子西南来,出门道何悠。

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

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

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远行的人从西南方向而来,出门的道路是多么漫长。
他相信才华终有用处,满腔热情只为自己打算。
周围人享受着丰盛的食物,他却只能以粗陋的饭菜为伴,心中忧虑。
你看那众多的河流,有哪一条不是向着东方奔流不息呢?

注释

游子:远行的人。
悠:漫长。
文章:才华,指学问。
意气:志向和气概。
轻身谋:只为自己打算。
藜藿:粗劣的食物,比喻困苦生活。
当其忧:作为忧虑。
百川:众多的河流。
东流:向东流去,象征着前进或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题罗次说竹岩摘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离乡之情和对未来抱负的诗句。

“游子西南来,出门道何悠。”游子即远行的人,西南指方向,也可理解为远方。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旅行者离开家园向西南方远行的情景,“道何悠”表达了离别时的淡漠或无奈情绪。

“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和个人抱负的自信。文天祥在这里强调自己的文学才华将来必有所成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

“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这两句描写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无奈与忧虑。粱肉指的是粗糙的食物,藜藿则是野菜,这里的“藜藿当其忧”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之苦和生计上的艰辛。

最后,“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这里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与必然的宿命。百川水皆向东流,象征着一切事物都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和趋势。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个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郁孤台

城郭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阑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宣州推官厅览翠堂

都官自楚产,文采光陆离。

当年从事君,如与山川期。

岁月忽巳遒,天球落尘土。

岂曰无嘉宾,过者不我顾。

谁令赤城子,发坎出方珉。

灵物必复见,其见乃以人。

回视城南端,飞甍俯苍茜。

物理有屈伸,流峙岂云变。

寥寥南楼月,至今有遐音。

千年一邂逅,共调风中琴。

亦欲结方轨,揽茝事幽寻。

行行且言迈,踟蹰思何深。

形式: 古风

题宣州叠嶂楼

初日照高楼,轻烟在疏树。

峨峨远岫出,泯泯清江去。

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

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

城郭谅非昔,山川俨如故。

童鬒已零落,姝颜慰迟莫。

沈沈澹忘归,欲归重回顾。

形式: 古风

题钟圣举积学斋

东家筑黄金,西家列珊瑚。

叹此草露晞,良时聊斯须。

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畬。

彼美不琢雕,椟中竟何如。

空同白云深,君子式其庐。

棐几照初阳,垂签动凉嘘。

方寸起岑楼,一勺生龙鱼。

辰乎曷来迟,竞诸复竞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