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难寐、思绪万千的境界。"楚天空阔月成轮",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展现出广阔的夜空和明亮的月亮,月如车轮悬挂于高远的楚国夜空之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通透无阻的感觉。紧接着,“蜀魄声声似告人”,诗人通过蜀地鬼神的啼叫声,传达了一种哀婉而又神秘的情感,这些声音仿佛在对着月光诉说着什么,增加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
“啼得血流无用处”,这里的"啼"字用得极为传神,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的深度撕裂,那些无法言说的苦楚和悲痛,就如同身体被剖开,鲜血淋漓,却又无从发泄,无处安放。"不如缄口过残春"则是诗人的一种无奈与释然。在这样的夜晚,面对心中的千言万语,不如保持沉默,用内心的力量去承受和跨越这个残酷而又美丽的春天。
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自我抒怀,也反映了一种时代的悲凉。通过对夜晚、月亮、鬼魄声音等元素的描写,诗人成功营造出一种超现实而又沉郁的氛围,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深夜的寂寞和心灵的颤栗。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交朋来哭我来歌,喜傍山家葬荔萝。
四海十年人杀尽,似君埋少不埋多。
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