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

北方九月霜,宾盘无生菜。

岭南信地暖,穷冬竹萌卖。

君念庾郎贫,茧栗供庖宰。

中有岁寒姿,真时久不坏。

前身渭川侯,千亩偿宿债。

珍可配天花,贱不数石芥。

早薤与晚菘,奴仆望宾介。

文园酒渴馀,想不厌姑嘬。

预恐吹作竹,明日东风噫。

急须驱儿童,倾筐携采采。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方九月已降霜,宴席上没有新鲜蔬菜。
岭南气候温暖,寒冬时节仍有竹笋出售。
你若念及庾郎贫困,就用蚕茧栗实来烹调菜肴。
其中蕴含着坚韧的品格,即使严冬也不会腐坏。
他前世曾是渭川侯,拥有大片土地以偿还旧债。
珍贵的菜肴堪比天上的花,低廉的如石芥也值得珍视。
早春的葱和晚秋的菘,期待宾客们品尝。
文园主人酒后余兴未尽,想必不会嫌弃这简陋的款待。
我担心这菜肴会被风吹散,就像竹叶随东风飘零。
赶紧驱使孩子们,满满一筐的采摘回来。

注释

霜:寒冷季节的霜冻。
宾盘:宴席上的菜肴。
生菜:新鲜的蔬菜。
信地暖:岭南气候温暖。
庾郎:指庾信,这里代指贫穷的人。
茧栗:蚕茧和栗子,食物。
岁寒姿:形容坚韧不屈的品质。
渭川侯:古代封号,此处比喻过去的富贵身份。
宿债:旧有的债务或责任。
石芥:一种廉价的草本植物。
早薤:春季生长的葱。
晚菘:秋季成熟的菘蓝。
姑嘬:随意品尝。
吹作竹:比喻菜肴被风吹散。
东风:春风。
倾筐:倒空篮子。
采采:形容采摘忙碌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诗中,诗人以九月北地霜降,菜肴匮乏为背景,描绘了南方温暖之地冬季仍有竹笋出售的景象。他感谢友人谢傅彦济赠送的竹笋,这些竹笋虽价廉,但品质优良,如同庾亮(东晋名士)之清贫却有高洁之志。诗人将竹笋比作前世的渭川侯,象征着贵重且值得珍视。他还提到早薤和晚菘(两种蔬菜),表达对佳肴的期待,以及对文人雅兴的向往,想象在享用美酒之余,品尝这竹笋定会心满意足。最后,诗人担心竹笋会被风吹散,于是急忙吩咐童仆去采集,体现了对这份馈赠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醉中别李元泰

同云幕幕暗前山,急雨飕飕酿小寒。

桃花欲开尚羞涩,梅梢已老半阑珊。

话别一尊休草草,丈夫相识期岁老。

绨袍万一未忘情,春风莫惜归来早。

形式: 古风

题七星岩

天上何时落斗星,化为巨石罗翠屏。

洞拆三叉盘空曲,壁立万仞穿青冥。

客寻旧路不知处,龙去千载犹闻腥。

欲访仙子问真诀,岩扃寂寂水泠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师吴堂

夫子贤尧舜,老彭尝窃比。

郯子及师襄,下问曾不耻。

河汾一书生,自谓圣复起。

西京投阁士,敢与孟轲齿。

古人取名廉,后人取名侈。

谁知今人中,复见古君子。

方君帅南越,千载少伦拟。

燕居榜师吴,一谦具四美。

隐之经石门,得名一杯水。

伯始万事优,可但清而已。

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贪鄙。

民俗陶公化,淳厚胜奸宄。

蛮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

老猾惮公明,束手敢干纪。

三城有馀力,一堂仍旧址。

裘带自清閒,宾僚多燕喜。

惟昔开元相,勋业照青史。

胸蟠活国计,试手曾向此。

我公廊庙具,劳外亦久矣。

尺一趣归装,高蹈广平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金沙驿

闽越饱溪山,何如蜀道难。

驿行仍怯岭,舟驶复忧滩。

行李三秋杪,居民百战残。

今宵投宿处,茅店倚层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