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泉歌奉次涯翁先生

击石长歌复长啸,山无人声泉有窍。

诗人曾谓兹山空,又闻山与南海通。

向来泉托山人姓,公为收名名始定。

石池左右多槛泉,东流迤逦非突还非悬。

公门如海纳川水,肯向东方遗一士。

出山还似在山清,中有石子星之精。

别公无言怀独泻,公乃题诗赠行者。

高词尽得今古奇,我歌合向观泉时。

年年寿公泉一酌,公每书来问瀺灂。

援琴欲寄山中音,水风吹月千里无遐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惠山泉歌奉次涯翁先生》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惠山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先,诗中的“击石长歌复长啸”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豪放情怀,通过击打石头吟唱和长啸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接着,“山无人声泉有窍”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山中虽无人声,但泉水却潺潺流淌,仿佛自有生命。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诗人曾谓兹山空,又闻山与南海通”两句,既是对惠山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惠山独特魅力的赞叹。山虽看似空旷,却与大海相通,象征着惠山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更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向来泉托山人姓,公为收名名始定”表达了诗人对惠山泉水的深厚感情,泉水似乎承载了山人的名字,而诗人通过命名,赋予了泉水新的生命。这不仅是对泉水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颂扬。

“石池左右多槛泉,东流迤逦非突还非悬”描绘了惠山泉的独特形态,石池周围泉水环绕,水流或曲折蜿蜒,或平静流淌,展现了泉水的多样性和动态美。

“公门如海纳川水,肯向东方遗一士”运用比喻手法,将公门比作大海,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水流,象征着公门广纳贤才的胸怀。同时,诗人表达了对未能得到公门赏识的遗憾,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出山还似在山清,中有石子星之精”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和纯净,如同山中石子般晶莹剔透,寓意着心灵的纯净和高尚。

“别公无言怀独泻,公乃题诗赠行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通过题诗相赠,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高词尽得今古奇,我歌合向观泉时”赞扬了友人诗歌的高超艺术成就,同时也鼓励人们在欣赏泉水时,也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最后,“年年寿公泉一酌,公每书来问瀺灂”表达了诗人希望每年都能与友人共享泉水的祝愿,以及对友人书信问候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惠山泉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世恩席上答诸公

我行西江自江东,载书千里乘天风。

今夕何夕诗坛中,碧瞳共照灯花红。

欧阳居士苏坡翁,文星烂漫今古同。

不才有幸承诸公,翰林四老儒之通。

金石一振万籁空,司封明并两考功。

高堂白日悬青铜,少游才思如冥鸿。

江湖渺渺谁能穷,职方平生怀至忠。

每谈疆埸思弯弓,从容授简钱南宫。

总会诸壑归三洪,清秋携对江上枫。

亦有短句随鸣虫,云霄北上劳湘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寿张都运先生

古之洛社在洛中,其人往矣犹高风。

今之洛社名偶同,乃在蓉湖之北龙。

峰之东,中有主者心好古,脱略尘网追遗踪。

忆从三策献天子,释褐登廷称进士。

漫将时事寄吟哦,对客挥毫思如水。

职方郎官领禁符,观风三辅赋两都。

朝鲜使者出关去,尽道威明前所无。

镇东楼高绝云海,想见当年美丰采。

洞庭烟水严滩云,耿耿幽怀三十载。

人言州县徒劳人,使君所至皆阳春。

平生经济有馀地,万里江湖空一身。

今年归来闽海上,洛社新堂旧屏障。

满庭宾客燕清秋,水色山光正相向。

先生谢客焚妙香,紫微天远云衢长,膝前觞献森诸郎。

君不见黎平谣,东平志,回首他年皆小试。

愿公再起再归来,手植青松看晚翠。

形式: 古风

赠王生子春

子从天台来,衣裳带云气。

谁知山泽臞,有志在当世。

经史随所询,一一见深致。

董生去古近,高明得超诣。

胡然丛猥中,独与前修契。

士患饥与寒,大节穷愈励。

论事须尽变,变尽乃精义。

源头浚真泉,如斯日川逝。

孰谓政粗迹,而谓文小技。

所贵道在兹,毫釐辨同异。

我行入湖南,子作东归计。

伯氏古逸民,知我知子意。

明年黄鹤楼,待子共光霁。

形式: 古风

邃庵诗

长安陌上结书屋,庭院沈沈几纡曲。

最深者号文密房,如度层云入幽谷。

主人峨冠讲且读,上溯虞唐犹未足。

手探元化玄更玄,诸生拱侍森如玉。

原泉滔滔放四隩,始知大雅歌穆穆。

声宏以实理则然,陋彼寻常事边幅。

陵莪菁菁时雨沐,不出户庭人望属。

乍闻俎豆复军旅,平视边隅如辇毂。

隐微知谨公所独,至虚生白能旁烛。

苏公漫说风水涣,邵子閒吟地雷复。

我曹浅薄徒有目,辱许升堂载瞻肃。

行行深入得大观,何处湘南还岳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