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恩席上答诸公

我行西江自江东,载书千里乘天风。

今夕何夕诗坛中,碧瞳共照灯花红。

欧阳居士苏坡翁,文星烂漫今古同。

不才有幸承诸公,翰林四老儒之通。

金石一振万籁空,司封明并两考功。

高堂白日悬青铜,少游才思如冥鸿。

江湖渺渺谁能穷,职方平生怀至忠。

每谈疆埸思弯弓,从容授简钱南宫。

总会诸壑归三洪,清秋携对江上枫。

亦有短句随鸣虫,云霄北上劳湘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此诗《世恩席上答诸公》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其内容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宴饮时的感慨与交流。

首句“我行西江自江东,载书千里乘天风”,描绘了诗人从东向西,穿越千里的壮阔景象,以“载书千里”表明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热爱。“今夕何夕诗坛中,碧瞳共照灯花红”则将场景转入宴会,灯火辉煌,诗人与友人共聚一堂,共享诗歌的盛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热情与喜悦。

接着,“欧阳居士苏坡翁,文星烂漫今古同”两句,借欧阳修与苏轼两位宋代文学巨匠,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骨的敬仰,以及对当前文坛繁荣景象的赞美。“不才有幸承诸公,翰林四老儒之通”则谦虚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在座各位前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金石一振万籁空,司封明并两考功”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容诗人的才华如同金石般响亮,能够穿透寂静,同时赞扬了在场官员的明察秋毫。“高堂白日悬青铜,少游才思如冥鸿”则通过比喻,赞美了在座某位诗人的才华如同高悬的青铜镜般明亮,又如大雁般自由翱翔,充满想象力。

“江湖渺渺谁能穷,职方平生怀至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对忠诚品质的推崇。“每谈疆埸思弯弓,从容授简钱南宫”则展现了诗人对军事与政治的思考,以及对钱南宫(可能是指钱谦益)的尊重与信任。

最后,“总会诸壑归三洪,清秋携对江上枫”描绘了诗人希望将所有思绪汇聚,如同秋天的枫叶一般,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亦有短句随鸣虫,云霄北上劳湘筒”则以自然界的声响和诗人创作的短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张都运先生

古之洛社在洛中,其人往矣犹高风。

今之洛社名偶同,乃在蓉湖之北龙。

峰之东,中有主者心好古,脱略尘网追遗踪。

忆从三策献天子,释褐登廷称进士。

漫将时事寄吟哦,对客挥毫思如水。

职方郎官领禁符,观风三辅赋两都。

朝鲜使者出关去,尽道威明前所无。

镇东楼高绝云海,想见当年美丰采。

洞庭烟水严滩云,耿耿幽怀三十载。

人言州县徒劳人,使君所至皆阳春。

平生经济有馀地,万里江湖空一身。

今年归来闽海上,洛社新堂旧屏障。

满庭宾客燕清秋,水色山光正相向。

先生谢客焚妙香,紫微天远云衢长,膝前觞献森诸郎。

君不见黎平谣,东平志,回首他年皆小试。

愿公再起再归来,手植青松看晚翠。

形式: 古风

赠王生子春

子从天台来,衣裳带云气。

谁知山泽臞,有志在当世。

经史随所询,一一见深致。

董生去古近,高明得超诣。

胡然丛猥中,独与前修契。

士患饥与寒,大节穷愈励。

论事须尽变,变尽乃精义。

源头浚真泉,如斯日川逝。

孰谓政粗迹,而谓文小技。

所贵道在兹,毫釐辨同异。

我行入湖南,子作东归计。

伯氏古逸民,知我知子意。

明年黄鹤楼,待子共光霁。

形式: 古风

邃庵诗

长安陌上结书屋,庭院沈沈几纡曲。

最深者号文密房,如度层云入幽谷。

主人峨冠讲且读,上溯虞唐犹未足。

手探元化玄更玄,诸生拱侍森如玉。

原泉滔滔放四隩,始知大雅歌穆穆。

声宏以实理则然,陋彼寻常事边幅。

陵莪菁菁时雨沐,不出户庭人望属。

乍闻俎豆复军旅,平视边隅如辇毂。

隐微知谨公所独,至虚生白能旁烛。

苏公漫说风水涣,邵子閒吟地雷复。

我曹浅薄徒有目,辱许升堂载瞻肃。

行行深入得大观,何处湘南还岳麓。

形式: 古风

江雨来

西津渡头江雨来,雨点入江江水回。

云飞逐风沙走石,咫尺不见东冈台。

台树丛丛还可望,台上看江更奔放。

明朝拟下鄱阳船,月色浮江水微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