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蔌蔌鸣叶下,初无风过之。
流年一如此,慷慨使心悲。
平日谈尧舜,立朝羞自私。
温炉煖老客,聊复此栖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蔌蔌鸣叶下,初无风过之",设定了一个安静而宁谧的环境,没有一丝风动,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的错觉。接下来"流年一如此,慷慨使心悲"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悲凉。
第三句"平日谈尧舜,立朝羞自私"则透露了诗人在平日里也曾经谈论过古圣先贤,如尧、舜,但到了真正面对建立政权的情况时,却感到自己的小我之见不足以实现理想的治世之道,从而产生了一种羞愧自责的情感。
最后两句"温炉煖老客,聊复此栖迟"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心境中,寻找一种平和安宁的生活方式。通过温暖的炉火来慰藉年迈的旅客,以及自己,也许只是短暂地栖息于这个世界,寻求一份内心的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时间流逝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宁静的心路历程。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日落长云暗,风悲古岸秋。
渚鸥遥避客,野蝶戏随舟。
疏拙资微禄,飘零厌远游。
若无尊里酒,何物与消愁。
众喧息遥夜,爽气渍烦襟。
殷勤低檐月,入幌来相寻。
平生学虚静,每为多病侵。
卧想陈夫子,幅巾修竹林。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閒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洛岸东风送马行,桥横落日半川明。
天连观阁云垂地,春入山河秀满城。
老去飘萍甘屏迹,兴来怀古未忘情。
短歌一曲聊回首,不待悲秋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