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嘉李繁相倚,园林淡泊春。
齐纨剪衣薄,吴纻下机新。
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
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欣赏。
"嘉李繁相倚,园林淡泊春。" 这两句点出了诗中主要的意境——李花盛开,其繁密如同倚靠,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淡雅的园林氛围,恰似春天的轻柔抚摸。
"齐纨剪衣薄,吴纻下机新。" 这两句通过对服饰和织物的描写,传递出了诗人对精细手工艺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美学的追求。这里的“齐纨”和“吴纻”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手工织品,体现了当时女性细致入微的生活态度。
"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 这两句则是对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诗人通过李花的颜色与春日阳光交织,以及花香与清晨露水混合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意境淡远的美好。
"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最后两句通过“望中皆玉树”强调了园林中的美丽景色,如同珍贵的玉树,而“环堵不为贫”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即便是在一片普通的围墙之中,也感受不到贫瘠,只有满目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园林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一种淡雅而深沉的体验和感悟。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
簿领日沈迷,从容乐事稀。
宾朋幸相值,樽酒不须违。
惨澹愁云积,参差远树微。
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
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
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荒园才一亩,意足已为多。
虽不居丘壑,常如隐薜萝。
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
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