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长恨歌》一诗情感丰富,风格接近正宗的诗歌韵律。
常常被老元暗中模仿格律,让短李在诗歌创作上臣服。
世间富贵之事似乎与我无缘,但愿死后我的文章能流传有名。
不要惊讶我言辞豪放口气大,新编排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注释

一篇长恨:指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十首秦吟:可能指白居易的另一组诗作,风格接近《秦中吟》。
老元:可能指的是诗人元稹,与白居易同时代,擅长诗歌。
格律:诗歌的音韵和格式规则。
短李:可能指的是诗人李绅,因身材矮小而得此称号,也是著名诗人。
伏歌行:在诗歌创作上屈服或敬佩。
世间富贵应无分:表示自己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
身后文章合有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身后流传,获得名声。
气粗言语大:形容言辞豪放,口气宏大。
新排十五卷诗成:表示新整理完成的诗集共有十五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成就的自豪和满意,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开头两句表明诗人的诗歌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长恨”指的是著名的《长恨歌》,而“秦吟”则是对秦观点的吟咏,展示了诗人在抒情和写景方面的技巧。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与同时代诗人的互动和影响,其中“老元”指的是元稹,“短李”则是李贺。这些名字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大家,从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在同侪中的地位。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和地位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自己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留下美名的信心。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最后两句则是自我评价,白居易认为自己的诗作风格直率而不拘泥于形式,且刚完成了十五卷的诗集。这既展现了他对个人风格的坚持,也反映出其丰富的创作成果。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白居易自信地展示自己文学才能和艺术成就的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文学传承与个人的独特贡献有一种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海梅半日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

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

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赋得边城角

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

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

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