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乐(其四)

何处寻莫愁,石城诸少年。

可怜六萌车,不送莫愁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莫愁乐》系列之一的第四首。通过“何处寻莫愁,石城诸少年”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莫愁的深深思念与追寻。莫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子,以其美貌和才情著称,后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的人物形象。

“可怜六萌车,不送莫愁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莫愁无法归来的惋惜之情。“六萌车”可能是指一种交通工具或某种象征,这里用来强调莫愁的离别之苦,以及她无法回到心之所向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莫愁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李攀龙以他独特的文笔,将情感融入诗句之中,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富有情感深度,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襄阳乐(其一)

朝上大堤头,暮上大堤头。

大堤诸女儿,游冶不知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襄阳乐(其二)

女萝复可缝,兔丝复可织。

唯有菖蒲花,郎自不曾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襄阳乐(其三)

大堤诸女儿,歌舞日相逐。

郎今定怜谁,夙昔谁家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

襄阳乐(其四)

郎君但坐饮,听我白雪弦。

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