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谣.金台砚

金台砚,旧日老张闻㝢县。

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

南辕回次白沟河,搴裳欲渡尘没靴。

向此画见限华裔,今乃接畛皆夷歌。

忽见御庄云蓊郁,千章乔木参天碧。

始知佳气似舂陵,更喜眼前多旧物。

伴行蕃使言侏离,髯奴鐻耳乃有知。

叩辕敛袂出双璧,不待驲人来致辞。

自言所献非荆璞,仅比澄泥与铜雀。

雅称挥毫白玉堂,夜扫黄麻追灏噩。

人皆谓彼勤且诚,盍探露团分宝馨。

归家请办千斛墨,异时拟勒燕山铭。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台砚,昔日老张闻过㝢县。
金华仙伯题字如一品,名声高扬如万石罗纹传。
南行途中在白沟河暂停,提起衣裳想渡河尘土沾满靴。
初次在此画中见到华夏风华,如今却听见异族歌声环绕。
忽然看见皇家庄园云雾缭绕,千株大树参天翠绿。
始知此处佳气如舂陵般繁盛,更欣喜能见到许多旧物。
陪同的外国使者言语奇特,胡须仆人鐻耳却知礼节。
敲击车辕收起衣袖献上双璧,无需使者传达他的心意。
他说献上的并非粗陋之物,只比澄泥砚和铜雀台稍逊一筹。
他的书法在白玉堂备受赞赏,夜晚研磨黄麻追忆先贤。
人们都说他勤奋且忠诚,何不探索他的才华以珍藏其墨宝。
回家后请求准备千斛墨水,将来要在燕山刻下他的事迹。

注释

金台砚:珍贵的砚台。
老张:可能指诗人认识的人。
㝢县:地名,具体未详。
金华仙伯:可能指一位有才华的文人。
万石罗文:形容砚台纹理精美。
白沟河:古代河流名。
华裔:华夏后裔,指中国人。
夷歌:异族人的歌曲。
御庄:皇家庄园。
乔木:高大的树木。
舂陵:古地名,这里可能象征佳气。
旧物:指先前见过或熟悉的物品。
蕃使:外国使者。
侏离:奇特的语言或行为。
鐻耳:古代的一种耳饰,这里代指胡须仆人。
驲人:驿站的使者。
荆璞: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朴实无华的礼物。
澄泥:制作砚台的优质黏土。
铜雀:铜雀台,曹操的建筑,这里代指精美的艺术品。
挥毫:挥动毛笔写字。
白玉堂:指书房或朝廷的高贵之地。
黄麻:古代书写材料,这里指起草诏书。
灏噩:古代帝王的名字,这里代指先贤。
勤且诚:勤奋且忠诚。
露团:露珠,比喻才华或珍贵之物。
宝馨:珍贵的香气,比喻才华或贡献。
千斛墨:极大量的墨水,形容重视墨宝。
燕山铭:在燕山刻下的事迹或碑铭。

鉴赏

这首宋诗《中原民谣·金台砚》是周麟之所作,以金台砚为题材,通过描绘砚台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古代艺术的敬仰。诗人首先提及金台砚的来历,追溯到张姓匠人和旧日的闻㝢县,强调其历史渊源。接着,诗人赞美了砚台上的题字,如“一品”、“万石罗文”,暗示其品质非凡。

诗中通过“南辕回次白沟河”的场景,表达了砚台从中原传至边疆的过程,以及当地文化交融的情景。诗人感叹砚台在异域受到重视,连夷歌都与之相关,显示出其超越地域的魅力。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御庄的壮观景象,认为佳气如同舂陵(古代帝王兴起之地),而砚台成为连接古今的纽带。

诗人与蕃使交谈,对方以珍宝相赠,表明砚台的价值。诗人谦虚地表示,这些礼物虽非贵重,但足以与白玉堂的挥毫和黄麻的书写相媲美。他赞扬了赠送者的诚意,并期待将来能用这砚台留下燕山的铭文,寓意深远。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金台砚这一载体,寓含了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历史意识。

收录诗词(177)

周麟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字:茂振
  • 籍贯:泰州海陵
  • 生卒年:1118—1164

相关古诗词

中原民谣.金澜酒

金澜酒,皓月委波光入酒。

冰壶避暑压琼艘,火炕敌寒挥玉斗。

追欢长是秉烛游,日高未放传杯手。

生平饮血狐兔场,酿糜为酒毡为裳。

犹存故事设茶食,金刚大镯胡麻香。

五辛盈柈雁粉黑,岂解玉食罗云浆。

南使来时北风冽,冰山峨峨千里雪。

休嗟虏酒不醉人,别有班觞下层阙。

或言此酒名金澜,金数欲尽天意阑。

醉魂未醒盏未覆,会看骨肉争相残。

一双宝榼云龙翥,明日辞朝倒壶去。

旨留馀沥酹亡胡,帝乡自有蔷薇露。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雨木冰

雨木冰,贯珠络玉千葩明。

横鞭一拂条叶动,宝钗堕地声铿鍧。

昨日登车天地墨,怪雨盲风起东北。

俄然散雹乱飞霙,流淖满途深没膝。

前车折轴不得行,后车脱辐泥翻轭。

晓来廓氛天宇清,万象夺目何晶莹。

凛如介士执矛戟,四野列阵霜雪凝。

汴河堤上民惊诧,问是何祥木冰稼。

平生有眼未曾看,旧说惟闻达官怕。

车中嗫嚅齐鲁生,尝学五传窥遗经。

因言前哲论灾异,占曰庶人皆执兵。

只应北地干戈起,草木如人刃相倚。

莫忧胡儿饮泗水,尽道明年佛狸死。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造海船

造海船,海旁朴斲雷殷山。

大船辟舰容万斛,小船飞鹘何翩翩。

传闻潞县燕京北,木柹翻空浪头白。

近年升作北通州,谓是背吭宜控扼。

坐令斩木千山童,民间十室八九空。

老者驾车辇输去,壮者腰斧从鸠工。

自期鼓楫沧溟隘,他时取道胶西寨。

樯愿相风风北来,飞航信宿趋吴会。

谁为此计狂且愚,南北土性天渊殊。

北人鞍马是长技,南人涛濑如坦涂。

果尔疑非万全策,驱民忍作鱼龙食。

任渠转海入江来,自有周郎当赤壁。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渡浮桥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

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

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

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

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

前月南朝天使来,欲令践此誇雄哉。

无何层冰蔽流下,三十六洪中夜摧。

当时白马津头渡,不下毡车上船去。

今朝缓辔扬鞭回,笑踏长鲸指归路。

但愿河伯常安流,斯桥不断千古浮。

他年过师枕席上,孰忧王旅行无舟。

适见黎阳山下驿,驿垣破处龟趺出。

丰碑大字天成桥,犹是宣和时相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