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僧教种法,苒苒出蓬蒿。
百岁催人老,千年待尔高。
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
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野僧在自然中教导和修行的景象。“苒苒出蓬蒿”形容植物茂盛,可能暗喻道法的传播与生长。"百岁催人老,千年待尔高"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永恒和超越世俗追求的向往。
“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这两句展现了僧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流转之后的景象,可能是对未来变化的预感或对自然力量的描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禅意。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乱迸苔钱破,参差出小栏。
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玕。
直上心终劲,四垂烟渐宽。
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
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
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
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栖托近佳人,应怜巧语新。
风光华屋暖,弦管牡丹晨。
远采江泥腻,双飞麦雨匀。
差池自有便,敢触杏梁尘。
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
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
江山积叠归程远,魂梦穿沿过处高。
毕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称揖萧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