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

闲思昔岁事,忽忽念伊川。

乘月步秋坂,满山闻石泉。

回塘碧潭映,高树绿萝悬。

露下叫田鹤,风来嘶晚蝉。

怀兹长在梦,归去且无缘。

幽谷人未至,兰苕应更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回忆起往昔的事情,心中突然怀念伊川。
月光下漫步在秋日山坡,满山都是潺潺的石泉声。
回环的池塘倒映着碧绿的潭水,高高的树上挂着翠绿的藤蔓。
露水滴落,田野鹤鸣叫,晚风中传来蝉的嘶鸣。
这些思念常常出现在梦境中,但回归伊川似乎没有缘分。
幽深的山谷还未有人涉足,那里的兰花想必更加鲜嫩。

注释

昔岁事:过去的事情。
伊川:地名,可能指诗人怀念的地方。
乘月:在月光下。
秋坂:秋天的山坡。
石泉:山中的泉水。
回塘:弯曲的池塘。
绿萝:绿色的藤蔓。
田鹤:田野上的鹤。
怀兹:怀念这些。
无缘:没有机会或缘分。
幽谷:深山谷。
兰苕:兰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昔日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远方朋友伊川的思念。月光下漫步于秋天的山坂,耳边是清脆的石泉声,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静谧幽深的山居图景。

"回塘碧潭映"一句中,水塘与碧潭相映衬,显得格外宁静。"高树绿萝悬"则描绘了枝头挂着青绿苔藓的高大古树,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葱郁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露下叫田鹤,风来嘶晚蝉"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自然氛围。夜幕降临,露珠滴落之时,田野间传来了鹤鸣声,而随着微风的到来,晚蝉也开始发出细弱的鸣叫,这些都是秋夜山居生活中难得的宁静乐趣。

"怀兹长在梦,归去且无缘"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山居生活的留恋之情,但现实与理想之间往往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只能将其视作一场美好的梦境,而自己则无法永远停留。

最后两句"幽谷人未至,兰苕应更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山野的独享之情。幽深的山谷尚无行人脚印,那些生长在此的兰花便更加鲜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得其乐。

总体来看,诗中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情感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故人寄茶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嘉树阴初合,山中赏更新。

禽言未知夏,兰径尚馀春。

散满萝垂带,扶疏桂长轮。

丹青写不尽,宵梦叹非真。

累榭空留月,虚舟若待人。

何时倚兰棹,相与掇汀蘋。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清冷池怀古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

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

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

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

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

宛转龙歌节,参差燕羽高。

风光摇禁柳,霁色暖宫桃。

春露明仙掌,晨霞照御袍。

雪凝陈组练,林植耸干旄。

广乐初跄凤,神山欲抃鳌。

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骍豪。

象舞严金铠,丰歌耀宝刀。

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分席罗玄冕,行觞举绿醪。

彀中时落羽,橦末乍升猱。

瑞景开阴翳,薰风散郁陶。

天颜欢益醉,臣节劲尤高。

楛矢方来贡,雕弓已载櫜。

英威扬绝漠,神算尽临洮。

赤县阳和布,苍生雨露膏。

野平惟有麦,田辟久无蒿。

禄秩荣三事,功勋乏一毫。

寝谋惭汲黯,秉羽贵孙敖。

焕若游玄圃,欢如享太牢。

轻生何以报,祗自比鸿毛。

形式: 排律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