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寄茶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剑门外的九华山,我写下这首诗寄往京城。
花开之时,微月已挂天边,研磨茶叶时泉水声杂乱。
深夜邀请僧人来访,独自对着竹林煮茶吟诗。
碧绿的茶水如霞光四散,香气轻盈,如乳花漂浮。
饮茶后,连睡意都消退,数日来的诗思变得清晰。
剩下的好茶不敢独享,想留着陪伴读书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深山中与僧侣共度时光的画面。诗中不仅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也流露出作者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宏伟山脉图景,其中九华山耸立如剑,诗人在其间留下了自己的题刻,仿佛在向远方的故土发出呼唤。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随后,词人转入夜的描绘,微弱的月光洒落,泉水潺潺,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夜景图。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到了深夜,诗人邀请一位僧侣前来,两人在竹林中对坐,独自吟咏,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世外的禅意。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接下来是对茶的描写,茶汤如碧流般清澈,带有乳花般的细腻泡沫,这里的比喻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形象鲜明,更让人仿佛能嗅到那淡雅的茶香。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夜深人静之时,即便是肉体入眠,但心灵却始终保持着对诗意的思考与追求,这份清醒不仅是在文学上,更在于精神层面上的坚守。

“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剩之物不敢奢侈,只愿留下足够陪伴自己阅读的简单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夜景、禅意、茶香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澄明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也是一封充满温情与思念的情书,是诗人对远方故人的寄托之作。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嘉树阴初合,山中赏更新。

禽言未知夏,兰径尚馀春。

散满萝垂带,扶疏桂长轮。

丹青写不尽,宵梦叹非真。

累榭空留月,虚舟若待人。

何时倚兰棹,相与掇汀蘋。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清冷池怀古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

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

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

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

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

宛转龙歌节,参差燕羽高。

风光摇禁柳,霁色暖宫桃。

春露明仙掌,晨霞照御袍。

雪凝陈组练,林植耸干旄。

广乐初跄凤,神山欲抃鳌。

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骍豪。

象舞严金铠,丰歌耀宝刀。

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分席罗玄冕,行觞举绿醪。

彀中时落羽,橦末乍升猱。

瑞景开阴翳,薰风散郁陶。

天颜欢益醉,臣节劲尤高。

楛矢方来贡,雕弓已载櫜。

英威扬绝漠,神算尽临洮。

赤县阳和布,苍生雨露膏。

野平惟有麦,田辟久无蒿。

禄秩荣三事,功勋乏一毫。

寝谋惭汲黯,秉羽贵孙敖。

焕若游玄圃,欢如享太牢。

轻生何以报,祗自比鸿毛。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

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

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鯈鱼。

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

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形式: 古风 押[鱼]韵